怎样系统地学习一个新领域?4步读书规划法,让你摆脱无从下手

发布时间:2025-08-19 06:53

系统性学习: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各个子领域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跨学科学习方法#

古人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读书考取功名,无疑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

白岩松曾说:“读书是这世界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资。”即便是现在,读书也是普通人提升自己,甚至实现人生逆袭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很多人都想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内的KOL。

可是,当满怀信心启动读书之旅后,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

市面上,这个领域内的书有很多,该怎么选呢?

选多少本合适呢?是要所有书都通通拿来读一遍吗?

具体到每一本书,又该怎样去读呢?

读完书之后,又该怎样把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真正做到通过读书提升自己对该领域的认知呢?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上述类似的问题?比如想自学新媒体写作,就先买了一堆关于新媒体新作的书,这本翻翻,那本看看,觉得写得都挺有道理的。但轮到自己动笔写了,依然词穷,没思路,憋了半天也没写出500字。然后就从此畏难不了了之了。

对于上述问题,日本最著名的“读书家”出口治明在《书的使用法》一书中,提供了答案。作者在书中指出,要想通过读书系统地学习一个未知的新领域,一定要先给自己制定一套规则。很多时候的畏难放弃,就是因为没有一套规则让自己去严格执行。

本书的作者出口治明,现任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校长。他说自己是个书痴,从小就特别爱读书,即便后来工作再忙,他每周至少也要读完3~4本书,最多每周能读10多本书。他每天睡前都会拿出1小时读书,这件事就像每晚要刷牙一样,已经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习惯。目前他的读书量已经万万册。

在这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长年的阅读经验,讲述了应该选什么样的书读,读的时候如何与书交流,如何高效地“使用“书等非常实用的阅读经验分享,从而做到系统性地掌握知识。

另外,书中还为20岁、30岁、40岁和50岁的商界人士精心整理了书单;另外有女性生存方式书单、恋爱书单、育儿书单、亲子书单、静心书单。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当开始学习新领域的知识时,应该给自己制定怎样的规则。

第一步:选书。

如何选书呢?先找到要学的领域内的7~8本相关书籍,如果这个领域内有经典书籍,尽量要包括经典书。

到哪里去选书呢?可以先到知乎上搜索该领域的书籍,搜索后会列出很多相关的帖子,然后花点时间从这些帖子中,挑出7~8本。

找出7~8本书后,针对每一本书,可以到到豆瓣、当当或京东这些平台找到这本书,看一下内容简介和目录,豆瓣评分也可以适当参考。觉得不错的书,还可以先到微信读书看看有没有电子版可读,有的话先读一读确定是否能入自己的眼。

比如,如果你对穿衣打扮感兴趣,想通过读书系统地学习一下形象穿搭方面的知识。你可以到知乎中搜索“个人形象管理书籍”,然后会出现一大堆帖子。每个帖子点开看一下,去打捞有价值的信息。

其中有一篇题为《形象美学推荐书单、电影、纪录片》的帖子,点击进去,里面有相关的书籍、电影list,从中能选出一些不错的书籍。

选出自己心仪的7~8本书后,最好买来纸质书读。

以上只是简单的举例说明怎么到网上去选书。想学习其他任何领域,可以参考这个方法选书。

第二步:先从“厚书,内容比较难的书”开始读,把握整体的轮廓。

选好了7~8本书后,接下来就是阅读了。到底先读哪本、后读哪本呢?阅读的顺序也挺重要的。

关于阅读的顺序,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先从“厚书”开始读,即先读厚书,后读薄书。

为什么要先读厚书呢?作者认为,越厚的书,内容越精准,因为那些水平不够的人,是写不出厚书的。大多情况下,厚书会比较系统地对一个领域的内容进行介绍和讲解。

相比之下,薄书只是将厚书中的内容进行了精简和取舍,是对该领域内容的简单总结和抽象概括。在没有了解一个领域知识全貌的情况下,就看总结和概括,就不容易对该领域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

当然,这里也会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厚书一般读起来会吃力些,可能有些地方会看不懂。但即使是这样,作者还是建议先下定决心把厚书“啃完”。

读厚书的时候,要告诉自己:读完这本书,就能搞清楚几个不明白的地方。

当坚持读完3~4本该领域内的厚书后,你就能掌握这个领域的大致轮廓了。也就是说,你心中已经对这个领域有了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第三步:最后阅读“薄的入门书”,将整个内容系统化。

当读完了该领域内的基本厚书之后,就可以开始阅读薄的入门书了。

这种先难后易的读书方法,有些颠覆我们之前的认知。但是既然作者作为一个知名的“读书家”把这种方法写出来分享给读者,一定是他有着从中受益匪浅的经历。

读完厚书之后,再去读入门类的薄书,这样就可以一气呵成的将之前积累的知识系统地串起来,它有助于形成一个自己的知识网,并将各个环节的细分知识安置到相应的知识网节点上。

这时候,对于过去困扰你的东西,你会体会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你也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读书给你带来的乐趣,以及自己在认知方面收获的成长。

当然,这种“先难后易”的方法,是作者推崇的。如果你想先易后难,那也不妨尝试一下。毕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好方法。作者的做法,仅供参考。

第四步:通过读书学习之后,要再进行实际的体验

将这个领域内的7~8本厚书和薄书都读完了以后,相信你对该领域的知识已经有了一个系统地把握。接下来应该要做什么了呢?

接下来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学以致用。

读书学到的知识,只有经过自己的咀嚼和吸收之后,才会变成自己的修养。人们常说,书读多了,连容颜都会改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读过的书,已经深入到你的气质中。

要怎么学以致用呢?先自己去实践。

还是以学习个人形象管理为例,读了书之后,就可以按照书中的内容,先对自己的形象进行打造。比如,可以根据自己的身材,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款式。如果个子不高,就不要选当下流行的”爸爸西装“,它真的把你装在里面,看不出美感。可以选择款式简洁的短款上衣,搭配直筒或者微微阔腿的长裤,再蹬上高跟鞋,身高顿时高出10cm,气场也跟着强大起来了。

你看,经过了自己系统的学习之后,对审美的辨别也不会再一味盲目地跟风,追流行。

除了自己实践外,另外还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方法,就是教别人。

教是最好的学,因为在教给别人之前,自己肯定要先搞清楚,否则你也没办法给别人讲明白。准备的过程,是对知识的一次整理和复习,教的过程又是一次理解和输出,这对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非常有帮助。

小结

以上就是通过读书,学习一个新领域知识的四个步骤,它们分别是选7~8本该领域内的书籍——先读厚书,把握该领域的整理轮廓——再读薄书,将整个内容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网——实践,学以致用。

通过这四个步骤的学习,相信你对一个想要学习的新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这里要再次重申一下,最后一步”学以致用“最为关键,学了知识,只有用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成为自己的修养。

你想学习哪个新领域的知识呢?按照以上这四部规划,行动并坚持下去吧~相信时间和努力会带给你收获的喜悦。

举报/反馈

网址:怎样系统地学习一个新领域?4步读书规划法,让你摆脱无从下手 https://c.klqsh.com/news/view/167021

相关内容

新手运营小红书,推荐这4个领域,流量大易上手。怎样运营账号?
15本书帮你养成好习惯,摆脱拖延症
学习方法,怎样学习怎样学习
新媒体职业规划怎么做?给你一份科学的职业规划指南!
四步掌握新知识:系统学习的秘诀
这四个方法,让你持续且快乐地学习下去
2025年,一定要多读书,这5本书让我成功摆脱了拖延症!
新手怎么系统的学习投资知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5篇
书单|未来规划:用系统性的方法设计你的2025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