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和口碑成“生命線” 展望2018影視爆款“潛力股”
杰夫·沃尔的动物摄影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力量 #生活知识# #摄影技巧# #摄影大师作品集#
原標題:2018年影視“爆款”將在這裡產生?
即將於今年春節期間上映的反恐大片《紅海行動》由《湄公河行動》導演林超賢執導,圖為電影海報。
電視劇《遠大前程》講述了上世紀20年代一群年輕人在進步思想的感召下加入共產黨,投身革命洪流的故事。
電影《捉妖記2》備受觀眾期待。
《藍色星球2》上線后,迅速創造了全球紀錄片收視的最新紀錄。
2017年大幕已落下,2018年新一輪影視、網絡綜藝的排兵布陣初見雛形。
回望過去一年,影視圈市場整體份額保持上升態勢,但“IP+明星”的吸引力不復從前﹔電視劇收視率和網絡播放量屢創新高,然而整體市場處於流量與口碑不對等的尷尬境地﹔綜藝領域一眾網絡自制節目趁機發力,打破原有的市場格局。
截至發稿時,從各類渠道公布的2018電影、電視劇、綜藝、紀錄片等內容的播出計劃來看,一味追求流量和明星效應的局勢和觀點正悄然發生著變化。“觀眾越來越偏愛好看、品質出眾的影視劇,質量和口碑成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業內人士指出,制作優質的內容、立足現實主義題材,吸引年輕的觀眾,已成為各大制作播出機構的共識。一位導演甚至感嘆:“我們迎來了一個特別好的時代,一個好作品會得到獎賞的時代。”
關鍵詞
關注現實題材
奇幻、古裝銳減,主旋律影視作品搶佔黃金檔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裡,無論是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那年花開月正圓》的熱播,還是《戰狼2》《芳華》等影片的高票房,都讓各界看到了現實題材影視作品的巨大市場﹔《雞毛飛上天》等優秀現實題材電視劇更成了2017年“白玉蘭”獎的最大贏家。
2017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旗幟鮮明地鼓勵現實題材的創作。再加上廣電總局近年對所有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每月以及年度播出古裝劇總集數,劃出了佔比不得超過15%的“紅線”。在此背景下,2018年一線衛視一邊減少“奇幻”“古裝”題材劇目,一邊繼續加碼對現實題材作品的布局。
縱觀湖南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安徽衛視、廣東衛視六大衛視近期對外公布的2018年新劇片單,45部新劇中,有33部劇都是現實題材的,當中大部分都擬在黃金檔播出。
具體到各衛視即將播出的新劇,主旋律、正能量的影視作品比重也顯著增加。例如歷來主打青春偶像劇的湖南衛視,受益於近兩年《人民的名義》和《偽裝者》的火爆,將在2018年繼續推出《遠大前程》《隱秘而偉大》《瞄准》等多部主旋律大劇。東方衛視則將推出多部刑偵、反腐、諜戰題材的劇作,如《拼圖》《超感》和《脫身者》﹔浙江衛視也將播出刑偵劇《莫斯科行動》《天下無詐》等。而近年在電視劇收視上表現突出的安徽衛視今年也將特別推出海外反恐劇《生死巴格達》和刑偵反腐劇《初心》兩部主旋律獨播劇。
在今年播出的劇集中,都市現代劇題材同樣引人矚目。如鄭愷與陳喬恩主演的《壯志高飛》聚焦高端航空專業人員﹔韓東君與徐璐的《極速青春》則展示了賽車天才如何追逐賽車夢想﹔《歸去來》《當我們愛在紐約》都將視角放置在海外留學游子的學業工作上﹔唐嫣主演的《時間都知道》演繹了一段夫婦重返21歲相識相戀的浪漫故事……不難看出,國產青春劇正紛紛強化原創能力,努力擺脫以往同質化的窘境。
無獨有偶,從“奇幻”當頭向現實題材轉移——中國電影也體現出這樣微妙的轉向,從新主流大片《戰狼2》到紀錄電影《二十二》,到聚焦青少年成長的《嘉年華》。業內人士分析,這與中國電影創作者的社會擔當密不可分。正如文晏在解讀《嘉年華》時所說:“我們身處一個嘉年華似的娛樂年代,但喧囂之下,總有那麼一群人,用更冷靜的思考和更藝術的表達,不斷提醒著中國電影的責任感。”
2018年登陸大銀幕的國產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同樣比比皆是。一直關注中國普通人生活的賈樟柯,將帶來一部愛情片《江湖兒女》﹔在2017年的上海電影節金爵獎上讓黃渤摘得最佳男主角的電影《冰之下》,也有望2018年上映,影片主要講述兩個中國移民的愛情故事。斬獲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的《大世界》已確定1月12日上映,和以往國產動畫追求“合家歡”不同,該片主打成年觀眾,更被譽為“華語電影中難得一見的現實主義動畫片”。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提到,其實中國電影現實主義的精神血脈一直存在。他認為未來的現實主義題材還可以更多元化一些:“不要隻有批判的現實主義,也可以有溫暖、詩意的現實主義。”
關鍵詞
深耕原創品牌
擺脫IP依賴,靠內容、水准和誠意取勝
在擺脫了單純依靠IP和人氣明星換取票房的階段后,中國影視更多依靠著原創內容、制作水准和誠意贏得了發展空間。騰訊視頻近日發布的年度指數報告指出:“世界正在狠狠地獎勵認真”。“‘認真’至少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認真的人,一方面是認真的作品。”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騰訊視頻電影內容運營中心主編黃平茂解析道。
據公開數據,2018年元旦檔3天票房合計達12.64億元,創歷年元旦檔票房新高。4部新片集中上映,其中,《前任3:再見前任》是系列新編故事,《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是典型的IP電影加流量明星的制作模式,兩部不同類型的IP電影遭遇口碑票房的冰火兩重天,后者被不少觀眾認為“故事平淡無奇,節奏冗長緩慢”。
原創國產影片也將以推出續作的方式,深入挖掘原創IP本身的價值,這在即將來臨的“春節檔”體現得尤為明顯。曾經的國產電影票房冠軍《捉妖記》本就成為一個熱門IP,時隔兩年,《捉妖記2》將於2月16日和觀眾見面,截至1月3日貓眼數據,超過24萬人標注“想看”。
此外,陳思誠導演的《唐人街探案2》《湄公河行動》的“姊妹篇”《紅海行動》、徐克《狄仁杰》系列新作《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開心麻花新作《西虹市首富》等也紛紛瞄准“春節檔”“暑期檔”等熱門檔期。
而在2017電影之夜活動上,《西游記女兒國》獲得大數據推薦,被評為年度最受期待系列電影。據悉,該系列的兩部前作都斬獲了超過10億元的票房。
為何熱門IP電影續作層出不窮?“從電影的創作來說,類型、題材和卡司,是讓觀眾產生觀影欲望的絕對性三因素。”萬達影業營銷部副總經理李曄分析。淘票票總裁、阿裡影業高級副總裁李捷則提醒,國內觀眾的審美正悄然發生變化,大IP不一定能吸引觀眾,關鍵在於“故事講得好不好”。
2018年的電視劇市場,許多之前取得過不錯收視和口碑的劇,也不約而同地推出了姊妹篇。《親愛的翻譯官》的出品方再度打造了與之相似的《談判官》,女主同樣是楊冪﹔黃磊主演的《小歡喜》由《小別離》原班人馬打造﹔正在籌備階段的《獵諜者》改編自張勇的“諜戰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與《偽裝者》為兄弟篇……
對於打造系列影視作品,業內人士分析,中國發力原創內容的續集系列化,是品牌意識增強的體現。不過也有受訪者提醒:“系列影視不能僅僅是IP的延續,而要在第一部的基礎上做出新的嘗試和拓展,展現給觀眾一個全新的作品。”畢竟假如缺少了新意,觀眾審美疲勞是遲早的事。
關鍵詞
跨界創新加速
從純娛樂到拼內涵,新創意拉動文化消費升級
2018年,除了湖南衛視有《向往的生活》和《中餐廳》兩檔新綜藝以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等綜藝大戶的主打綜藝基本都是四代或四代以上。《中國新歌聲》《我是歌手》更將迎來第6個年頭,這些節目不同程度上面臨著收視疲軟、口碑下跌、創新不足等問題。
東方衛視、雲集將來攜手美國FOX、國家地理頻道聯合出品全球首部宇宙探索真人秀《火星計劃》將在今年下半年播出。根據設定,中國6位明星將登陸NASA接受宇航員訓練,他們的使命是2033年代表人類登陸火星,主打“真人秀+紀錄片+硬科幻”三大標簽。SMG紀實頻道總監、雲集將來傳媒董事長干超說:“這就是文化消費升級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從純娛樂轉向接受更原創、更有見解、更真實的高品質內容。”
與此同時,網絡綜藝已擺脫對電視綜藝的簡單模仿和依賴,成為行業創新的重要引擎。去年底,優酷、愛奇藝、騰訊三大平台發布145檔綜藝節目。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事業群總裁表示:“要給觀眾新的視聽審美、新的敘述方式和新的知識信息,才有可能贏得口碑和流量。”
去年10月底,由BBC和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藍色星球2》上線,並迅速創造了全球紀錄片收視的新紀錄:上線后獲得豆瓣9.9的高分,兩集點擊播放突破1億次,播出6周達到2億次。
“紀錄片幫助年輕人在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的同時審視自己。真實的故事、真實的內容觸發了巨大的社會價值、人文價值。”騰訊視頻商業化總經理王瑩說。
知了青年CEO李武望表示:“要以‘新內容’來破除大眾對於紀錄片的傳統印象,即新視聽、新視角、新故事、新知識,實現新一代紀錄片的跨界與創新,在內容上緊密貼合當下年輕人的語境和社會環境。”
過去兩年,知了青年制作的《了不起的匠人》系列,讓林志玲跨界擔當該紀錄片的主持人,兩季在優酷平台點擊量達2.1億次。目前正在播出的《了不起的村落》,直接由一群“90后”節目制作團隊的操刀,他們拋開固步守舊的“字典式”傳達,從自然、歷史、世情、民俗等角度,用新鮮有創造力的方式,存檔100座村落的東方之美,讓紀錄片也開始玩起了“時尚感”。
盤點2018年央視紀錄片頻道將推出的近30部原創紀錄片,取材多樣,視角新穎,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兼具,顯示了紀錄頻道節目制作的高水准。既有人文歷史類新片,如《中國字》《山海經——英雄的故事》《跟著唐詩去旅行》等,也有《航拍中國》(第二季)《花開中國》《自然的力量》(第二季)等自然地理類新片,還有《北斗》《大太平洋》《王朝》等科學探索類或國際聯合攝制紀錄片。
“紀錄頻道忠實用戶人群中,8歲至14歲的青少年觀眾比例超過三成,在當下品牌傳播環境越來越多元化和碎片化的今天,隻有把握住受眾內心真實情感需求的內容,才具有真正的傳播價值。”央視紀錄頻道總監梁紅說。(記者 畢嘉琪 陶明霞 劉長欣)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网址:質量和口碑成“生命線” 展望2018影視爆款“潛力股” https://c.klqsh.com/news/view/246622
相关内容
我的搜尋紀錄:從數位足跡洞察自我,提升生活品質的實用指南超百部影片上映和定檔 2024年電影暑期檔持續“上新”
“璀璨經濟”的絢爛密碼(連線評論員)
昆明出台措施促進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
揭秘娛樂圈潛規則她是第一人,自爆和30多位導演睡過,被封殺至今
突破個人成長的極限:提升自我能力的5大關鍵策略
為你精選|質感滿分的線上選物店,營造你的居家生活品味!(不定時更新)
影视综艺爆款背后:流量与口碑为何难以兼得?
谁是爆款潜力股?|Q4剧集前瞻
一線女星遭爆「假面甜心」私下耍大牌、翻白眼 身分線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