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知识】暗示效应:父母的话语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父母角色示范:专家强调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重要来源,应展示积极的沟通方式。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技巧# #家庭教育专家访谈#
【心理学小知识】暗示效应:父母的话语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09-12
阅读 3575
【心理学小知识】暗示效应:父母的话语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定义:心理学上有个被称为“暗示效应”的现象,即人们在无意中接受其他人发出的信息,并据此作出反应。
通常,人的年龄越低,受到心理暗示影响的程度越高。孩子通常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说明:
在家庭教育中,暗示效应可以通过语言、行为、表情等多种方式对孩子产生影响。积极的暗示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而消极的暗示则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
案例:
- 在三国时期,曹操利用“望梅止渴”的暗示,鼓舞士兵在干渴难耐的情况下继续前行。
- 在养育过程中,父母切忌以负面的言辞评价孩子——不断重复的负面暗示,很可能变成现实,成为孩子身上的问题。
- 一位家长在孩子考试前,用轻松的语气说“我相信你能考得很好”,这种积极的暗示让孩子在考试中更加自信。
启示:
1. 积极暗示:家长应多用积极的语言和行为对孩子进行暗示,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 避免消极暗示:注意避免使用消极的语言或行为,以免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3. 环境暗示:通过营造积极的家庭环境,如整洁的房间、和谐的家庭氛围等,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 自我暗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暗示,如在面对困难时告诉自己“我能行”,帮助孩子克服焦虑和恐惧。
当你面对一件事情时,按照你过往的性格和逻辑会做出的行为,就是命。
如果事情发生以后,你做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过往的性格习惯,有了很大的偏差,这个就叫运。
当你进入专注状态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你的专注神经链路会不断加强,从而进入专注状态就不费力气了。也符合着复利效应。
——杨鸣《从内耗到心流》
成事的基本法则:一个粗糙的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先以最小的单元跑起来,过程中不断优化迭代。
人类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照亮自己与他人的前行之路。——荣格
网址:【心理学小知识】暗示效应:父母的话语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https://c.klqsh.com/news/view/246682
相关内容
孩子总是听不进家长的话?心理学“白熊效应”:反着说效果更好鼓励孩子成长的无数句话,让父母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培养孩子的30个细节,每个父母都应该知道,建议收藏
励志心理暗示句子81句
100万直接给孩子,还是让孩子拼学习?这道选择题藏着父母的远见
3种亲子关系,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精选)
父母给孩子的励志寄语(精选145句)
幽默的孩子是高情商的孩子,培养一个“开心果”,父母做好这3点
心理学:一听父母讲话就暴躁生气,是内心深处的自我保护意识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父母“讲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