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范】之美设篇
设定明确的领导风格和行为规范 #生活技巧# #领导力技巧# #情商与领导力#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为彰显导师师德、展示名师风采,激励广大教师立德树人,为广大学子行为世范,特设立“导师风范”专栏。
朱兴华,河北沧州人,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工笔画学会会长,河北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曾任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88年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第三期研修班学习,得叶浅予、何海霞、刘凌沧、潘絮兹、秦岭云、白雪石等前辈亲授。
不忘立德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朱兴华自1982年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已有37年,从当年青涩懵懂的青年教师,到如今教学科研的中坚,他始终恪守职业准则,坚持“学博为师,德高为范”,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学术素养,严于律己,关爱学生。在创作中,他对学生宽严有度,以理服人,因材施教。在专业上,他严格要求,倾囊相授,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多元化的培养学生,全程督导学习情况;生活中,他爱生如子,始终保持一颗善良、宽容、博爱之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创作、生活中的难题。他也因此多次获得河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传道授业解惑,桃李芬芳天下
朱兴华老师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讲授《工笔人物写生》《白描》《工笔人物创作》等多门课程,出版工笔技法教材《当代著名画家技法解析——朱兴华工笔人物》。在长期的教学和创作中,朱兴华探索出中国画工笔淡彩人物的独特画风,在全国工笔画领域里颇具影响。他还以此为基础,不断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走出一条以传统为基础,以导师风格为核心的教学道路,注重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他所指导的研究生刘丽、李震、万征、戴晓蕾等人在校期间作品就参加了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全国工笔画大展并获奖,尹晓晨的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朱兴华老师也获得全国艺术硕士优秀导师奖、管理奖。2018级的江梦杰同学说,“朱老师为人亲切谦和且风趣。为师者,治学严谨,以身作则,对学生循循善诱,深受我们的爱戴;为学者,学术造诣深厚,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旗帜与方向。”
借古只为开今,创作致远功深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着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画家有所探求、有所创新。朱兴华在中国画研究领域不畏艰难,恪守寂寞,坚持做难度大、创新性强的工作,中国画创作成果突出,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览并获奖,出版专著《中国艺术名师画集·美院讲堂——朱兴华》《朱兴华精品集》《朱兴华白描精品集》等,受到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多次赴美国、欧洲、南美洲、中国台湾、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地交流。
朱老师的作品《沧州四侠》获第十一届亚运会暨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银奖,《兰亭集雅图》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十叟长寿图》入选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并被中国奥委会收藏,《竹林七贤》参加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美术大会。
顾大局讲奉献,事业薪火相传
朱兴华曾多年承担管理与社会服务工作。在担任河北省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河北省工笔画学会会长期间,积极组织和参与学会的各项活动,推动专业发展。他先后担任过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务,以及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工笔人物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他始终积极组织、参与学科建设与发展工作。近五年内,朱老师担任汇华学院艺术学部主任和汇华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导艺术学部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担任主要课程,并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毕业论文和创作设计,学生考研培训等方面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使艺术学部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朱老师回顾自己的教师生涯时,常说“聚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吾心甚慰,吾生足矣!”
作品欣赏
作品丨《苗乡三月》
作品丨《前南峪的那棵老核桃树》
作品丨《喀什的少年》
网址:【导师风范】之美设篇 https://c.klqsh.com/news/view/246827
相关内容
【导师风范】之美设篇2022年硕士生导师推荐信范文(8篇)
设计师创意设计(十三篇)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活动简报范文(精选8篇)
就业导师推荐信范文
导师之书
就业生推荐表导师推荐意见范文五篇.docx
导师推荐信(精选20篇)
图书馆师德师风工作总结报告7篇.docx
教师学习方法指南范文(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