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脱口秀不能成脱缰野马 精神价值呢?
看脱口秀节目能让人捧腹大笑 #生活乐趣# #娱乐#
脱口秀属于谈话节目,是舶来品,就连这三个字也是音译而来。虽没有严格定义,脱口秀主打诙谐讽刺的内容和娱乐轻松的演出氛围,“哈哈大笑”是其标配。泛娱乐化时代,脱口秀在“短视频”和“网络综艺”的加持下脱颖而出,短短几年便从小众文化走进大众视野,从线上火到线下,演出深受年轻人喜爱。不久前刚刚落下帷幕的《脱口秀大会》第五季“脱口秀大王”争夺战就频频登上微博热搜,赚足眼球。
脱口秀怎么才能让观众笑呢?离不开玩梗、调侃、恶搞。但玩梗要适度,调侃要有度,恶搞要分场合、分对象,不能拿没素质当幽默,更不能毫无底线肆意妄为。
我国《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明确指出“营业性演出不得有下列情形”,其中第七项就规定不得“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2020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通知》,其中特别指出要重点加强脱口秀等语言类节目的内容审核和现场监管。
据此,脱口秀演出举办单位作为演出新兴业态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要准确把握脱口秀演出的营业性演出的性质定位,压实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演出内容管控,提高演员表演水准和现场约束,严格在法规范围内开展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保持脱口秀演出新业态的健康有序发展。
“每个人都可以当五分钟的脱口秀演员”,著名脱口秀演员李诞这句话,激发了无数“草根”跻身前台展示自我的热情,也从侧面反映出脱口秀这一艺术形式舞台门槛低,演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脱口秀为观众提供的是精神食粮,一场好的脱口秀表演,不应只让人笑上五分钟,更得留下精神价值。
按照监管“红绿灯”运行,对违背公序良俗的演出内容“零容忍”,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治愈抄袭、低俗媚俗、地域歧视、毁约违约等痼疾,脱口秀才能回归喜剧艺术,为真正喜爱脱口秀的观众带去欢乐,也为这一新业态的发展赢得明天。
责任编辑:杨金光
相关新闻
网址:人民网评脱口秀不能成脱缰野马 精神价值呢? https://c.klqsh.com/news/view/247341
相关内容
人民网刊文《脱口秀不能成脱缰野马》引热议,赵晓卉将简介改成“脱缰野狗”。闪电热评|岂容脱口秀“脱缰”乱来
「渝论」两江评|脱口秀脱缰 “笑”果成“恶”果
中国脱口秀,不值得 钛度热评
中国脱口秀,不值得|钛度热评
脱口秀的“边界”,在“话题”不在“人”丨《脱口秀大会4》初评
中国脱口秀,不值得
解码2024脱口秀:新人、女性、“脱评人”
解码2024脱口秀:新人、女性、脱评人
中国脱口秀有哪些人,中国脱口秀已然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