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海安市胡集街道青萍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民为本”,着力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服务本村群众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形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持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强化阵地建设 文明实践“有底气”
海安市胡集街道青萍港村对文化阵地进行了升级改造、补充完善,推进环境整治全覆盖、无盲区,倾力打造18号人居示范点,填埋“废沟塘”改造成“小游园”。给群众创造了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良好环境。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给群众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好园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
群众广泛参与 文明实践“有人气”
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群众成为文明实践的参与者、文化盛宴的享有者。疫情初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迅速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妇女们们穿上红马甲、戴上红帽子、扛起文明实践红旗,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充分发挥党的政策理论宣讲平台作用,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巧妙地设想和通俗易懂的工作形式,推动理论能被村民知晓理解。通过开展“欢乐大舞台”、“万里千家”、“乐一天” 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及文化惠民活动,助推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吸引了群众积极主动参与进去。同时,进一步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积极参与到自己“当主角”,掀起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热潮。
活动贴近群众 文明实践“接地气”
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贴近,与志愿服务活动相贴近,推进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充分利用媒体、各类报刊大力普及节日知识,广泛宣传“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情况,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在元宵节时,两委班子与少数民族一起进行了包饺子、制作灯笼等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欢乐喜庆中倡导文明新风,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不足之处及下一步打算
2020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村民没能充分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参与投身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积极性不高;没能最大限度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全面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让传统农民群众转变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群众。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本村实践,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身边,通过抓活动,抓特色,抓实效,持续提升文明实践参与面,真正做到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不断增强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海安市胡集街道青萍港村党总支书记、实践站站长夏彬)
责任编辑:崔宏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