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
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其中对研学产品的定义是以资源类型分类。
知识科普型
知识科普旅游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对于这类基地进行了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坚持少而精的策略,以保证知识科普型基地的质量。
使青少年获得科普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增加获取知识的乐趣和渠道;宣传与日常生活相连的、与自然或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科学知识,逐步培养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培养青少年从小热爱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和精神,增加科技后备力量。
使其通过研学活动,了解有关自然现象的成因、特征、规律;明了人类历史上各民族的重点任务和典型事件以及各个政权的发展演变;参观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的文明成果,激励自己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自然观赏型
自然观赏型的基地,它给予人的刺激最直观、最深刻、最容易被各层次人所接受,也是开展其他旅游项目的基础,与多种旅游产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青少年通过自然观赏型的基地可以改变常居环境、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性情、怡悦心情、鉴赏大自然造化之美、享受现代化城市生活的情趣等多方面的需求和目的,并且同时具有良好的环境教育功能,陶冶个人情操、锻炼人生意志的益处。
体验考察型
体验考察型基地着重的是给青少年带来一种异于其本身生活的体验,可以扩展个人视野,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或者获取个人生活范围以外的信息。将体验考察型基地打造成类似于一种“镜像体验”,通过基地这面镜子,青少年在凝视“他者”的同时,也在认识着自我。从时间结构上来说,将体验考察型分化成了预期体验、现场体验和追忆体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并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地升华,进而演化成人们生活经验和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从深度结构上来说,这类基地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基本上可分为感官体验、身体体验、情感体验、精神体验、心灵体验五个层次,越是深度的切身体验,越能让青少年感到生活的意义。
励志拓展型
励志拓展型基地主要以红色教育基地、大学校园、国防教育基地、军营等为主,在这类研学基地中体验先于学识,同时,学识与意义来自青少年自身的体验。每个个体的体验都是独特的,由青少年自己去发现、归纳体验过程中提供的知识,使其得到教育和训练,自身的潜能也能得到开发,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等方面在基地中得以提高,体会到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重要性,相互信任、理解、默契配合的关键性。
文化康乐型
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为结果,这类研学基地具有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征。基地活动的过程就是青少年对基地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它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体现了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引导青少年用健康向上的康乐活动进行消遣,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树立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体验教育,榜样示范教育,提高青少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华一研学教育是江苏省首批专注研学课程的专业机构,以“寓教于乐、知行合一”为理念,致力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员从单纯的学习“加分”,渐渐转变为“加能加分”,为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提供专业全面,前卫新颖的教育理念与学习模式。真正的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学员在发现世界之美的同时,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课本,学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