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山海同歌迎国庆 东西共绘振兴图——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之平凉市崆峒区上杨乡小岔村秋季‘村晚’”文艺演出活动在上杨乡小岔村火热开演。500余名观众和游客满怀热忱与期待,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感受新时代乡村的活力与魅力。
活动在歌伴舞《希望的田野上》拉开序幕。歌曲联唱《谁不说俺家乡好》唤起了人们心底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崆峒武术《武韵崆峒》刚劲有力,一招一式尽显崆峒武术的博大精深;国乐合奏《不染》中各种乐器相互交织,营造出空灵纯净的氛围;秦腔《红灯记》选段韵味十足,演员那生动传神的做打,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一个个精彩节目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上杨乡小岔村村民马福堂说:“咱这个‘村晚’的节目办得非常精彩,有好多非遗产品,看了非常喜欢。也有农副产品,有些老百姓在这卖土鸡蛋,给农民们提高了收入,我看了也特别的高兴。”
据了解,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天津市河西区的演职人员,他们跨越千里,带着东部的热情与才艺,为这场“村晚”增添了别样的色彩。歌伴舞《天下粮乡》中,演员们优美的舞姿与动人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将大家带入了一片丰收的田野,展现出丰收的喜悦和对粮食的珍视。天津快板《绕口令》节奏明快,表演者口齿伶俐,将一段段绕口令说得妙趣横生,引得观众连连叫好。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声乐专干张丽娟说:“今天很荣幸来到上杨乡小岔村参加这个演出活动,心情也是很开心。咱们这个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也是让我见识到了咱们西部地区的美好风光。”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曲艺专干赵俊哲说:“非常高兴来到崆峒区上杨乡小岔村,这里有美食,有美景,(也)感受到了我们西北人民的热情。我也希望我们西北人民可以到我们天津来做客,(共同)加强我们中西部的文化交流。”
不仅是文艺表演精彩纷呈,在舞台的两侧,非遗展示与美食品鉴活动也在同步进行。非遗展区,传承人将剪纸、面塑、拼布等非遗文化产品一一创作出来摆放在群众面前。精美的荷包、虎头枕、虎头鞋让游客爱不释手。美食品鉴区各种特色小吃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交流着生活的点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平凉市剪纸项目传承人柴玲芳说:“我是崆峒人,我爱自己的家乡,我也是剪纸传承人,有责任把我们崆峒区的美景、美食,用剪刀记录下来传遍四方,让更多的人来我们崆峒区游玩,赏美景品美食。”
山海同歌,共赴金秋之约;东西执笔,同绘振兴画卷。随着歌伴舞《奋进新征程》那激昂的旋律响起,此次活动在观众的恋恋不舍中缓缓落幕。这场“村晚”如同桥梁,连接着东西部的文化;又像一团火焰,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激情。它不仅是一场文艺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交融与情感的凝聚。
上杨乡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斯琦说:“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我们举办这场‘村晚’就是为了庆祝丰收,分享喜悦。它不只是一场文艺活动,更是一场全村人的团圆会,不仅共享丰收的喜悦、弘扬特色民族文化,更是凝聚乡村振兴的奋进新力量。”
(记者:兰彩云 刘薇 编辑:王娜 审核:牛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