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健康丨“吃”里有学问!营养科学界聚焦全民健康饮食
《营养学入门:科学饮食与健康生活》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营养学入门书籍#
健康中国,营养先行。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合理膳食与科学营养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9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内会外,一场如何为全民健康打牢“营养根基”的讨论正在展开。
“人类健康长寿约75%归因于膳食营养和个人行为等环境因素。”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施小明说。
新研究结果显示,与食用肉类、鱼类、蛋类和大豆类每周少于4次的高龄老人相比,每周食用超过5次的高龄老人死亡风险有所下降。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卢江表示,深入推进合理膳食行动,强化改善营养在慢病防控中的基础作用,是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关键举措,是成本效益最优的健康策略之一。
“发挥营养在慢病防控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说,要推动营养干预和慢病防治的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全周期营养管理服务体系。
9月22日,参会人员浏览关于营养健康的学术论文。(中国营养学会供图)
开展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动态掌握人群营养状况;深入推进“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营养健康标准体系建设……近年来,一系列精准举措正不断筑牢全民健康屏障。
“人体必需营养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保持健康状态的基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曾文颖介绍,这些营养素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慢,必须通过均衡饮食获取所需营养物质。
如“身体的燃料”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谷物、薯类和水果;构建和修复组织的“基础材料”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肉类、蛋奶、豆制品中。所以,掌握“吃”的技巧很重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佟丽介绍,从中医角度来看,营养失衡会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营养摄入不足还可能导致气虚血弱。老年人宜食黑豆、核桃以补肾益精,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青少年应均衡“五味”,少食辛辣以防湿热;上班族则应注重以谷物养胃,适当食用果蔬以清热。
拿起一颗草莓模型,放在电脑前的“电子秤”上,即刻就可获取草莓中含有的23种营养成分。这款SAT-3D膳食诊断和饮食行为训练系统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利用交互体验为营养教育带来新变化,也反映出我国营养健康领域的科技含量正不断提高。
9月21日,参会人员拿取食物模型,了解各类食物中所含营养素。新华社记者 彭韵佳 摄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表示:“科技创新是引领营养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一些新成果要努力向产业应用去转化。”
新成果涌现的背后,是我国营养科学研究工作的扎实推进与积累:开展国民营养健康监测工作,制定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持续研究和完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创建国家食物营养成分数据库……
在多方力量推动下,我国营养健康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据了解,近年来我国营养健康产业年投入增长率超10%,预计2030年将达到16万亿元。
未来,随着科技创新持续加码、产业生态不断完善,我国营养健康领域将迎来更多新突破,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策划:陈芳
统筹:吴晶、孙闻
记者:彭韵佳、田晓航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网址:科学与健康丨“吃”里有学问!营养科学界聚焦全民健康饮食 https://c.klqsh.com/news/view/261813
相关内容
科学与健康丨“吃”里有学问!营养科学界聚焦全民健康饮食儿童营养与饮食:科学喂养,健康成长
健康饮食小常识|21个科学的饮食知识
饮食营养的科学密码:解锁健康饮食的关键法则
节日健康饮食科学饮食快乐生活.docx
《中老年膳食营养指南》:科学饮食,拥抱健康晚年
揭秘Doris的健康饮食秘籍:如何科学搭配,轻松吃出美丽与健康
科学烹调,健康饮食
健康科普丨抗疫宅家也要科学饮食
健康小知识: 科学的健康饮食常识大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