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瑾 :起搏器护理全攻略:从术后到日常的实用技巧

发布时间:2025-09-25 03:42

教你做韩式泡菜:从腌制到食用全攻略 #生活技巧# #美食烹饪技巧# #烹饪视频教程#

心脏起搏器堪称现代医学的伟大发明,为无数心律失常患者点亮了生命的曙光。不过,植入起搏器并非治疗的终点,术后需要精心护理与保养。

一、术后护理

1.切口护理,防止感染

术后,在切口处放置500—1000g的盐袋压迫6—8小时,减少切口出血和血肿的发生。在此期间,患者和家属要密切留意切口状况,查看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一旦发现异常,应马上通知医护人员。

2.预防并发症

起搏器安装电极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3至24小时,且保持平卧姿势。在这段时间里,术侧的上肢和肩部必须保持静止,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动作,防止电极移位或者引发出血等并发症。与此同时,鼓励患者其他肢体在床上进行适度活动,像屈伸腿部、转动脚踝等,以此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3.症状监测

术后,患者要时刻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倘若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不适症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这些症状可能是并发症的早期信号,及时处理能够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4.饮食与排便

术后,患者可以正常饮水和进食。饮食方面,应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为主,例如瘦肉、鱼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同时,适量摄入粗纤维食物,像全麦面包、燕麦片等,有助于维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导致切口疼痛或出血。

二、出院康复

1.肩关节训练

出院后,患者要循序渐进地开展肩关节活动训练。每天进行一次肩关节的前伸、内收、内外旋转等动作,有助于恢复肩部功能,预防肩部僵硬和疼痛。进行活动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扭转。

2.运动选择

对于运动容易诱发心律失常且有症状的患者,应避免参与竞技性活动以及中高强度的休闲运动或娱乐性活动。患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3.个人卫生

起搏器植入术1周后,患者可以淋浴。但在伤口完全愈合前,要避免用力搓洗手术区域,防止皮肤破溃和起搏器囊袋感染。淋浴时,用温水轻轻冲洗身体,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

4.定期复查

出院后,患者要按照医嘱定期复查,一般在出院后1、3、6、12个月返院进行起搏器程控检测,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三、日常保养细节

1.脉搏监测

患者要定期监测脉搏,如果发现每分钟脉搏比起搏器设定频率低5次以上,或者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这些症状可能是起搏器工作异常或者电池耗竭的表现,需要尽快处理。

2.远离磁场

一般情况下,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视机、手机等正常使用时不会对起搏器产生影响。但手机通话时,要与起搏器保持15厘米以上的距离,尽量用离起搏器较远一侧的耳朵接听电话。此外,大型电机、变电站等强磁场环境可能会干扰起搏器正常工作,患者应尽量避免靠近。

3.磁共振检查

不同型号的起搏器所能承受的磁场强度不同。在进行磁共振检查前,患者要咨询医生,了解起搏器是否适合进行该检查,以及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4. 乘机安检须知

患者乘坐飞机过安检时,安检仪中的磁铁可能使起搏器进入磁铁工作模式。为避免风险,患者应提前主动告知安检人员自身情况,或出示起搏器身份卡。

起搏器的护理是一个长期过程。从术后的严格卧床,到出院后的科学康复,再到日常的精心保养,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济源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韩瑾)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

网址:韩瑾 :起搏器护理全攻略:从术后到日常的实用技巧 https://c.klqsh.com/news/view/263548

相关内容

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全攻略:延长使用寿命的实用技巧
Android智能家居,从入门到精通:配置攻略与实用技巧
清洁护理全攻略:从口腔到皮肤
家用电器节能技巧全攻略:从冰箱到电热水器的妙招
德文猫饲养全攻略:从准备到日常护理
从零到精通:商用洗碗机操作指南与日常维护全攻略
护工必备!老人日常护理全攻略
养宠物全攻略:从选择到日常护理
大学生租房全攻略:从轻松找房到巧妙省钱的技巧
艺术创作全攻略:从理论到实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