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观察|科技影视赋能文商旅体,新时代文化消费的答卷可以这样写→
消费观念的更新,使人们开始重视精神消费,如旅游、艺术欣赏、文化活动等。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改善# #消费观念升级#
摄像机拍到哪里,背景屏就会随着镜头的移动而实时渲染输出高品质画面,沙漠深海、高楼平房、晴雨晨昏等不同虚拟场景随时切换……这是以永川科技片场为代表的重庆科技影视产业给予观众的奇妙体验。如今,这份奇妙的科技体验正在融入文商旅体,为新时代文化消费注入活力。
9月23日,重庆科技影视服务中心在永川科技片场正式挂牌运营,力争到2027年新引进影视企业100家,年生产影视项目300部。当天,永川区同步发布了《以科技影视产业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消费之城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及《影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投资项目合作“机会清单”》,明确到2027年科技影视工业体系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差异化打造百个以上取景地、创制百部以上影视作品、新增百亿级消费规模。
从西部科技影视城的蓝图,到影文商旅体的深度碰撞,以永川为代表的科技影都,如何让影视流量带动全域消费升级,书写新时代文化消费的新答卷?连日来,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产业集聚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成型
2018年,卢琪携达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永川时,或许没想到自己会在7年后的金秋,受聘为永川区首席科技影视官。
就是在当年,永川区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达瓦科技来到重庆发展科技影视产业,彼时,达瓦科技只有6个人的团队,永川的科技影视产业亦刚刚起步。如今,达瓦科技团队已经拓展到300多人,其运营的永川科技片场已承接《熊猫计划》《狂野时代》《难哄》等40多部影视作品,周边更是聚集起爱奇艺、千鸟动画等影视生态企业超150家。
产业集聚的背后,是政策、平台、服务的三重支撑。
今年7月,重庆出台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对在重庆拍摄、制作的影视项目给予最高35%的拍摄和制作双重奖励;永川拿出800余套产业公寓配套推出“剧组之家”,以40元/晚的均价为剧组提供酒店级住宿;重庆科技影视服务中心开发的光影重庆“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全市38个区县30余万条数据,推出VR云勘景等在线服务,将剧组筹备时间缩短60%以上。
火山映画(重庆)影视文化有限公司9月初入驻永川。该公司负责人徐慎君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产业政策和服务上的支持,给科技影视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不仅该公司的原创动画大电影《一品芝麻狐》将在重庆制作,他还会推荐产业链合作伙伴到重庆安家落户,共同做好精品项目。无独有偶,刚刚签约的西部科技影视城·短剧生产基地项目负责人陈强也表示,永川对于影视产业的热忱和支持,是他和团队最终选择落户的原因。
▲永川科技片场的虚拟拍摄场景。
事实上,永川已形成以虚拟拍摄为核心,涵盖后期制作、数字资产、设备研发的全产业链布局。西部电影科技创新中心存储着5万余个数字道具、1000余个虚拟场景;达瓦科技研发的影视AI大模型,已应用于剧本生成、角色建模等环节;1.5万余人的实名认证群演库,基本解决了剧组从外地调派演员的难题。
重庆科技影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誉铖表示,如今在永川,科技影视不再是某个零散的企业,而是能自我造血的产业生态系统。该中心将聚焦产业研究、政策、招商和服务落地,力争2027年实现百亿级产业规模。
人才培育
职教优势转化为人才摇篮
恢宏的视觉特效、细腻的情感表达、惊艳的光影效果……这是今年初,《哪吒之魔童闹海》带给全球观众的震撼。
在影片结尾那份长长的致谢名单里,有不少人出自永川职教院校,动画制作师陆建星就是其中之一。毕业后顺利入职永川大数据产业园的重庆可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亲身参与国民级动画项目的经历,让陆建星对这份事业充满期待。
找到心仪的工作、参与大项目,陆建星的成长轨迹,正是永川依托职教优势培育影视人才的缩影。作为西部职教基地,永川拥有19所职业院校、20万名在校学生,每年培育5万多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其中不乏影视人才。
在实践中,永川已经探索出校企协同、定制培养的模式。比如,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打造虚拟仿真、三维动画构建等实训基地36个;联合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四川天一学院等12所院校开办特色专业;与40余家行业知名企业开展订单班、实习实训等合作,先后培养虚拟拍摄、人工智能视效制作等“影视工匠”近8000人;与专业演员培训学校合作成立的永川科技片场“演员之家”,面向注册群演开设公益性表演课程,已开办5期表演培训班,培训学员近300人。这些都为科技影视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撑。
▲永川职教院校学生参加专业实训。
随着西部科技影视城后期制作中心和短剧生产基地两个重点项目9月签约落地永川,人才上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在永川最新发布的《方案》中,提到以人才链为核心,打造影视人友好型城市,并实施“逐浪奔永・科影星生”人才引育行动,支持名家、名导、名人和行业领军人物来永设立工作室,建立影视人才库等。永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加快筹建重庆科技影视职业学院,以培养虚拟拍摄、特效渲染等应用型产业人才,让永川成为科技影视人才成长的摇篮。
融合赋能
激活文商旅体消费新动能
7月初,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在永川举行。这场盛会吸引了超过1500名国内外嘉宾齐聚,不仅是电影艺术的交流盛宴,更是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永川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2日至6日,永川区接待游客83.22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约5.82亿元,让影视“流量”有效转化为游客“增量”。
▲游客在松溉古镇游览。
这样的“影视+文旅”效应,在永川并非首次。20年前,茶山竹海因《十面埋伏》声名鹊起;如今,松溉古镇、宝吉寺、乐和乐都等景点借影视拍摄再度“出圈”。以松溉古镇为例,此前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在此拍摄了《吾家有女镇河山》等近10部微短剧,为当地文旅带来持续曝光,该公司近期还将有新剧在松溉古镇开机。“永川山水相拥,文旅资源富集,能够满足多元影视作品的拍摄需求。”麦芽传媒公共事务总监唐会余表示,得益于永川的影视氛围,剧组在场景协调、搭建等方面都十分顺利。
影视产业的带动效应,同样延伸至商业领域。
今年以来,永川推出“一张电影票玩转一座城”电影消费狂欢季、“跟着电影去赶集”等活动,直接推动区域内6大商业综合体客流量增长30%、销售额增长10%,重点酒店、餐饮企业营业额分别提升30%、15%。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影视消费场景。”永川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引入国风动漫体验、影视角色沉浸互动、XR主题演艺等新业态,推进明星手印墙、星光大道、巨幅影视海报等标志性景观建设,策划角色巡游、影迷见面会等活动,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构建“体验越沉浸,消费越活跃”的正向循环。
9月24日,在阳光照耀下,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留下的电影元素步道熠熠生辉。这座崛起于渝西的科技影视新城,正以科技为翼、影视为桥,持续激活文商旅体融合新动能,在新时代文化消费的答卷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本文图片由永川区委宣传部提供)
网址:重报观察|科技影视赋能文商旅体,新时代文化消费的答卷可以这样写→ https://c.klqsh.com/news/view/265094
相关内容
文化新观察·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谈|数字技术重构文化消费科技赋能,文旅消费市场呈现“人财两旺”景象
两会观察|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赋能”重庆文旅“流量”促消费
2025年文化娱乐产业发展洞察:消费升级下的创新与变革趋势
揭秘完美世界技术如何赋能影视、游戏与文旅新生态
桂林高质量书写文旅发展新答卷
“文旅+百业”融合 打造消费新地标 丰台首届文旅休闲生活集每日玩法不重样
文旅新产品带来消费新体验
暑期消费新观察|乐享,这道“文化大餐”品出新滋味
“文化+新消费”:进击的“长沙样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