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即将画上句号,2025年翩然而至之际,影视行业的未来展现出不一样的光景。踏入这崭新的一年,回顾过去,我们不仅要面对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更要审视这十年来《影视独舌》的成长历程与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这一年的确是艰难的,传统影视行业在惊涛骇浪中摇摆不定,电影票房的低迷、剧集市场的竞争加剧,让我们不得不沉思,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突破之道。
在2024年,影片的年度票房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令人感慨万千。这不仅是经济环境所致,也是观众偏好的变化所引发的。剧集市场虽然没有表现出如此明显的动荡,然而盗版问题却如影随形,观众的注意力也逐渐旁落于微短剧等新兴形式,传统剧集面对的压力无疑更为严峻。微短剧的发展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但它的内容和商业模式与传统影视大相径庭,尚未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各类现象的普遍存在,提醒我们在行业转型时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影视独舌》在这波动的市场中,坚持记录和分析市场的起伏,努力为行业的未来寻找出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电影观众年龄的不断攀升而忧虑,《我有一计,可为中国电影招募增量观众》的文章洋溢着思考与热忱;在剧集的“早衰症”下,《2024思进录》系列文章则试图挖掘出破局之道。尽管路途荆棘遍布,我们始终愿意提供与众不同的视角和实用的支撑。
而在网络舆情如日中天之时,极端主义的声音不仅愈发洪亮,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行业生态。“尊经”者对改编剧本的偏执态度,充塞着创作的空间;而女权演绎的单一视角,更是让很多优秀的作品遭受了不必要的批判。极端粉圈的逻辑更是让很多影视从业者感到窒息:一方面是对偶像的盲目支持,另一方面却是对其他作品的毫不留情,让批判之声不绝于耳。这种尴尬局面让创作者在艺术与市场之间徘徊,几乎没有作品能在这样的气候下,安然无恙。
在如此混沌的环境下,《影视独舌》一直坚持着呼唤理性和常识的声音。我们主张将虚构的权利再还给创作者,提醒大众理解和欣赏改编与艺术化转述之间的差异。与此同时,呼吁男女平权的声音在行业内愈发强烈,我们反对仅凭“女拳”取舍文艺创作的简单化判断。我们相信,唯有坚持专业的艺术标准,才能让文艺评奖回归本真。
从某种角度上看,2024年的微信图文号已渐渐演变成了传统媒体的领域。伴随着视频号用户的增加,传统影视媒体的环境在今年经历了剧烈的震荡。为此,《影视独舌》在2023年9月进行了视频号的改革,2024年则全力探索视频传播的规律和新方法。我们坚持行业知识的输出,以为行业人才和从业者谋求发展的空间。
不仅如此,视频号的活跃带动了微信图文号的复苏,阅读量大幅提升,订阅用户也不断增加。展望2025年,《影视独舌》将继续致力于深度报道、独家评论与实用资讯的生产。未来,我们不仅巩固传统影视行业的影响力,更要向微短剧领域迈出坚实的一步。
在新的一年,我们的目标依然明确:保证第一手行业报道,进行深入的评论,同时探索更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我们计划启动“图文号+视频号”的立体探班活动,组织长剧集与微短剧的产业与创作论坛,确保将各类有价值的声音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
2025年,虽然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但我们坚信,在自身不断努力的情况下,定能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回望过去,我们在波谲云诡的行业中奋斗不息;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愿携手共进,迎接下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让我们一起振衣而起,迎接2025年的浩荡风云,谱写更加璀璨的事业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