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马湘雲 精神卫生686
同一视频,不同的音乐背景下,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呢?
背景音乐的魔力
显然,不同的背景音乐会让体验者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 比如,没有任何背景音乐的视频1,体验者感受到的大多是“天气晴朗”,“旅途中”,这些相对中性的感受;
● 而在同一场景下,当我们添加轻松的,欢快的背景音乐后,体验者感受到的是希望,一种欢欣雀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氛围,很明显体验者的正性情绪被放大了;
● 相反,在同一场景下,当我们添加令人激动的、紧张的背景音乐后,体验者则感受到压力,一种忐忑不安、肩负重任、沉重压抑的能量,体验者被激发出更多的负性情绪。
音乐可以作为一种媒介,精准而清晰的传递创作者的感受,无论欢欣雀跃,还是绝望难过,甚至悲伤愤怒的,都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出来。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和宁静,也能带来勇气和力量。
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
音乐在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环境,可以通过环境中的背景音乐,感受到环境主人通过音乐希望传递的消息。比如,咖啡厅里慵懒的沙发音乐,居家商场中舒缓而清静的钢琴曲,以及理发店里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等等。
不仅如此,音乐也被用在很多特殊的场合发挥不同的作用,比如,战场上,将士们常常用击鼓的方式鼓舞士气;中医的音乐养生中,会有性质鲜明的五音与五脏相对应,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音乐治疗
大部分人听到音乐治疗,第一反应是“音乐治疗=听音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听音乐只是音乐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不能等同。那什么是音乐治疗呢?
音乐治疗是以音乐为中心,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基础,运用音乐产生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来访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它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干预手段,在精神医学、肿瘤医学、内科学等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音乐治疗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大致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接受式”两类,前者又可以细分为再创造式、即兴演奏式、创造式音乐治疗。而对于接受性音乐治疗来讲,它的形式也不是放音乐这么简单。接受性音乐治疗,需要安静的环境,严格的设置,并强调在音乐治疗师的陪伴下共同聆听音乐。
在接受式的音乐治疗过程中,使用的音乐可以是治疗师即兴演奏的,也可以是提前或当时下载好的各种音乐资料。来访者通过聆听音乐,可以在音乐的背景下,对当下的感受进行觉察及解读,最终在音乐的容纳中扩展自己的心理弹性。而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新的感受体验,从而探索新的行为模式,这也是音乐治疗的目的。
音乐自我照顾体验
每个人的内在就像是一个屋子,里面住着一个“小孩”,它代表着我们的需求,例如:需要被爱、被呵护、被照顾、被看见等等。但我们常常会出现因为外界的压力,而忽略掉“小孩”的需求,以致不能回“家”的情况。
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下面这个体验,它的目标是,贴近自己,进入自己内在的小屋, 用音乐来装饰你内在的“家”。
注:音乐治疗应该在专业的场景,由专业的音乐治疗师陪伴下进行。如果您在下面的体验过程中,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可以随时停下来。
1
准备工作
布置好环境,准备好自己,给自己预留出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时间,以及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让自己慢下来,贴近自己,贴近你的内在。你可以花几分钟,跟着音频慢慢放松下来,更加贴近自己的内在,进入你的“家”里看一看,待一待。
(引导语:此时此刻,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尝试移动你的身体,尽量让椅子可以很好的支撑着你的身体,让你的腰部有支撑。如果你准备好了,请闭上你美丽的双眼,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深深的吸气,慢慢的吐气,通过呼吸帮助自己放松下来。此时此刻,留意你的内在,感受它,慢慢进入你的内在,找到你自己的生命能量。你的内在就是你的家,回家,就是回到你内在的家;环顾四周,看看,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看看墙壁的颜色,家具的颜色,它们是冷色调,白色的;还是暖色调,更浓郁而深重的色彩。
待在家里的感觉怎么样,感受一下家的氛围,整体氛围是宁静的、平和的;还是热闹的,温暖的。回家,在你的家里待一会,感受家里的氛围,感受回家带给你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是平静,更高层的能量可以是高兴,如果更高的能量可以是祝福。你可以把家带给你的能量体验,送给你的家人、爱人、朋友、孩子。把这份平静、喜悦、祝福送给你周围所有的人。
也许你的家里什么都没有,甚至在破旧的角落,那里有一些关于“我不够好,我不值得,我不厉害”的观点。如果是这样,也允许它的存在,看看你的屋子,看看你的家。今天你可以选择在你的家里,聆听一首音乐,这首音乐里,可以保持住你此时此刻的能量,保持那份平静或热闹;或者你也可以聆听一首音乐帮助你修复那些破陋的角落。此时此刻,请给你自己多一些时间,在家里多待一会,在家里多看看,回到自己内在的家。
记住家带给你的感觉,当你准备好了,请活动你的身体,搓搓你的双手,捏捏你的耳朵,慢慢的睁开眼睛,回到现实中来。)
2
根据当下的感觉,挑选音乐
1)再次体会冥想过程中的感受,并给自己的感受打分。
(-1代表负向感受;0代表平静;1代表正向感受)
2)挑选音乐:
根据当下的感觉挑选音乐。
如果你体会到的情绪偏正向平和,你可以选择保持住这种能量水平的音乐,或者选择放大能量水平的音乐;
如果你体会到的情绪偏负向消极,你可以选择能够照顾这种情绪的音乐。
下面是三个不同能量水平的音乐,你可以根据当下的感觉进行选择:
来源:QQ音乐
注:
● 如果在挑选音乐的过程中,你的感受变了,请以当下的感受为准。
● 以上音乐分别按照能量-1,0,+1的顺序排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音乐。
● 以上所列音乐能量水平作为参考,如果上述没有合适的音乐,你也可以在自己的音乐曲库里,根据自己的能量水平选择音乐。
3
聆听音乐
当你选好音乐,请再次深呼吸,做好准备,贴近自己的内在感受,并为自己播放刚才选择的音乐,在音乐体验中照顾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
聆听过程中,如果出现烦躁、焦虑的情绪体验,请立刻中止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4
保持感受,回归生活
1)聆听音乐之后,再次觉察此时此刻的感受,并记录当下感受的能量分值(-1代表负向感受;0代表平静;1代表正向感受)。
2)观察音乐自我照顾体验前后,自己情绪的能量水平变化。
3)请你记录这份变化,并带着新的体验回到现实生活。
上述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
_
最后,也希望你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多听听音乐,尝试着把音乐和自己的内在感受连接起来,建立自己的内在音乐曲库,用音乐装饰你内在的“家”。
_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作者:马湘雲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编辑||何萤萤
排版||白羽
审核||马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