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石锁、八卦掌……这可不是一般的体育,全是南京非遗

发布时间:2025-09-27 07:35

避免八卦:保护他人的隐私,不传播是非。 #生活技巧# #人际关系技巧# #人际互动艺术#

  古城记忆——2018南京非遗游乐会

  非遗世界,有很多好玩儿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南京非遗体育项目。很多读者没想到吧,体育项目也可以是非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以下简称传统体育类)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也体现出了历史遗产活态传承的意味。而在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公共空间的利用中,体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期,我们将开启非遗体育之旅,看抖空竹、八卦掌、石锁……

  传承千年的南京非遗——抖空竹

  △孙光辉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抖空竹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0岁跟爷爷学习,16岁“出师”走上抖空竹文化传承的道路。如今,他在南京甘家大院里设立了柜台,传承抖空竹文化。

  空竹赋

  乐手无踪洞箫吹

  精灵盘丝任翻飞

  小竹缘何成大器

  健身娱乐聚人气

  △孙光辉展示抖空竹。

  由陀螺演变而来

  “空竹”在我国古称“空筝”,南京人习惯叫“嗡”,把玩时又称“抖嗡”。抖空竹由民间游戏“陀螺”演变而来,因为是靠四肢巧妙配合完成的运动项目,十分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又融技巧性、娱乐性、观赏性等为一体,是南京人十分喜爱的一项民俗游艺活动。 

  “荣记狗牌竹音堂”是南京非常响亮的名号,孙光辉是“荣记”的第三代传人。虽然塑料嗡早就因为成本低生产方便,而大量代替了竹木嗡,孙光辉却依然坚持着他的手工技艺。在他眼里,这是一种传承。

  △孙光辉制作陀螺。

  78道工序打造一个空竹

  一只普通的空竹,外行人看似简单,其实是个不太容易完成的东西,其中包含着声学、物理学、数学等科学原理。用传统手法——车木做嗡,前前后后要经过总计78道工序,从劈料子、锯料子、砍料子,再到车料子、刻料子、砂料子……孙光辉每年出了正月就要开始动手,一直要忙到隔年春节前夕,每天从早晨7点忙到晚上10点,才能做出1000多只嗡。只有好的技艺还不够,还要有十足的耐心。

  孙光辉一直坚持采用古法制作空竹,“荣记”的空竹与别人的相比,还有几点特别之处。比如箍紧空竹框子的材料,别人是蜡线而他用麻丝;再比如空竹表面的板子,别人是三夹板,他用木板料。

  △孙光辉擦拭已经制作好的空竹。

  秦淮灯会上的另一大景观

  清代伊始,我国抖空竹已从起初的民间游戏,逐渐发展为技巧多端的杂技节目。清代中叶以后,南京夫子庙地区成为我国三大民间百艺(戏)展演聚集地之一。

  老南京人觉得春节不到夫子庙就不算过年,因此,夫子庙已然成为民间百艺展演聚集地之一。这里面,就有抖空竹表演。每到春节期间,制嗡艺人就在这一带设摊销售,摊主一边表演空竹,一边向观者兜售,不仅增添了节日欢乐气氛,也成为秦淮灯会中的一大景观。

  孙光辉说:“灯彩是静态的,空竹是动态的,静态结合,过年的热闹气氛就出来了。”

  清朝那会儿,它是南京百姓的体育锻炼项目

  这是一项非常震撼的传统体育,非大力士都抡不起来。

  △殷巷石锁表演。

  一只手握住石锁柄,上百斤重的石锁便开始在表演者身体周围上下翻飞,左右旋转。每周都有这么几次花样石锁和功力石锁表演在逸仙桥小公园里举行,吸引很多路人的围观。

  △高手齐聚逸仙桥小公园玩转“非遗”石锁。

  殷巷石锁起源于唐代军营

  相传,楚霸王项羽和唐王李世民就经常以练习石锁、石担子来强身健体,宋朝岳飞也用石锁、石担子来训练士兵。

  据江宁殷巷石锁协会会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道泉介绍,“李世民带兵打仗时,看到将士们连连征战,身体每况愈下,他非常担忧。为了让将士们强身健体,他发明了石锁,让将士们每天用石锁锻炼身体,没有想到效果出奇得好。”

  △江宁殷巷石锁协会会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道泉讲述南京殷巷石锁的特点。

  南京人玩石锁,与岳飞抗金有关

  石锁流传到南京,这要从南宋时期说起。当时南宋名将岳飞为了抵抗金兵,在南京牛首山附近驻扎,平时除了练兵,将士们就用石锁来锻炼身体。当时的殷巷距离牛首山非常近,很多宋军在此驻扎,当地居民见宋军平时除了操练,就玩石锁,而且将士们把玩石锁的花样百出,附近的居民也慢慢的开始流行玩石锁了,从那以后,石锁运动在殷巷地区慢慢的形成气候并延续了下来。

  △女大力士表演殷巷石锁。

  王道泉介绍,殷巷石锁既保留了以大石锁练力量的玩法,又保留有小石锁的花色动作。现有石锁多种,重量大小不一,从40多斤到120多斤。盛行时殷巷石锁有 “霸王举鼎”、“观音托掌”、“二郎担山”、“猴儿戴帽”、“仙人背纤”、“怀中抱月”、“大开四门”等几十种套路,目前仅余10余种。

  这不是太极,是史式八卦掌

  △非遗传承人李义芹展示史式八卦掌。

  史式八卦掌是源自南京一带的传统武术,创始人史计栋师承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在传承练习中融入自身特点,逐渐形成了八卦掌中的独特流派。

  △李义芹教孩子练习八卦掌

  史式八卦掌是中国武术三大内家拳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史式八卦掌基本特点:以八字为法,以五形为势,八法为推、托、带、领、搬、拦、扣、截;五势为龙、虎、猴、蛇、燕,八法每法主一段,共八段;每段八掌,共64掌,每掌多式,将五形五势贯窜其中,于圆上走转中行掌,每掌皆练左右式。

  △史式八卦掌非遗传承人

  (来源:紫金山新闻 编辑/吴颖)

网址:抖空竹、石锁、八卦掌……这可不是一般的体育,全是南京非遗 https://c.klqsh.com/news/view/267580

相关内容

抖空竹、石锁、八卦掌……这可不是一般的体育,全是南京非遗
这就是江湖八卦盘攻略 这就是江湖八卦石攻略大全
《这就是江湖》八卦石高效获取攻略:全面掌握游戏内获取途径!
这就是江湖八卦石怎么激活 这就是江湖八卦石激活方法介绍
八卦掌:武藏(一)
这就是江湖八卦石怎么激活 这就是江湖八卦石激活方式介绍
体育终于有了八卦
【他山之石】中国非遗之竹编:指尖上的文化
这就是江湖八卦盘攻略 这就是江湖八卦盘怎么获取
羊城晚报:三叹体育界的八卦事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