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鹮情缘(大地风华)

发布时间:2025-10-02 08:51

复古豪华风格浴室可以选用大理石地面和华丽的吊灯,营造历史感的氛围。 #生活技巧# #家居装饰建议# #浴室装饰风格#

佟睿睿(编导)

舞剧《朱鹮》演出照。 佟睿睿供图

朱鹮是世界珍稀鸟类,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从久远的农耕时代开始,朱鹮就与人类和谐共处。步入近代,人类快速奔向现代化生活,朱鹮种群曾经濒临绝迹。直到1981年5月,中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一度被宣告灭绝的“吉祥之鸟”才重新飞进人类视线。

舞剧《朱鹮》的首次采风,我们没有去洋县,而是飞往日本佐渡——那里是朱鹮“阿金”离世之地,由此,日本本土的朱鹮灭绝。对创作者来说,亲身抵达,总觉得是一种象征意味,因为我们对舞剧《朱鹮》上下场的构思,正是以此为分水岭。

当然,在博物馆中体会一个物种消失的绝望,为的是更好呵护那一丝希望。站在朱鹮“阿金”标本旁,这种希望还是会夹带一丝忧伤,美好的愿望仿佛是一厢情愿的想象。穿过时空隧道,我们看到了上世纪80年代洋县的那7只野生朱鹮在飞翔,它们展翅在历史的天空。

洋县,青山绿水,分外美丽,总能让人暂时忘掉外面的世界。有时我不禁想,这是不是地球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区之一与世界濒危珍禽之间的一次相互成就。从个位数、百位数、千位数,朱鹮数量持续增长的背后,是我们整个国家越来越强的生态保护意识。在洋县,任何一只受伤的朱鹮都会被送到保护站,受到精心呵护。

剧中,当所有人离去,白发苍苍的“爱鹮人”凝视着玻璃罩中静止的鹮仙,将那枚象征生命之美的“鹮羽”——贯穿于两幕中的信物归还于鹮仙,将人鹮的情缘再续。因此,舞剧结尾,我们才能够重新回到梦幻般的场景,24只朱鹮再次闲庭信步,款款而来,重新鼓起双翼,迎来了本属于朱鹮的天空。

舞剧《朱鹮》在“古代、近代、现代”的时间维度中自然地承载了“美的和谐、美的毁灭、美的再生”。它无须讲述具体复杂的故事,也不必寄托于情节冲突,它以舞蹈化、心理化的叙述方式,通过舞蹈的身体和东方意蕴引发深刻的反思,唤起观众的情感,从而认真思考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共生的关系。

11年前,《朱鹮》在日本首演。去年,我们从洋县开启《朱鹮》10周年巡演,那天,我们再次来到朱鹮保护区,舞台上的“憩”“涉”“翔”,落上枝干,颠在地头,映入云霞,那不就是鹮仙和樵夫深情对视时盘桓于脑海的美好景象吗?

我的故事并未止于舞剧《朱鹮》。2020年,我把目光投向青藏高原,编创舞剧《大河之源》。作为大江大河的源头,在自然之上,我们聚焦着文明的流长。

从《朱鹮》到《大河之源》的创作,我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的画卷在舞台上徐徐铺陈开来。欣喜之余,我隐约看到一种全新的、同样关乎人类命运的“生态”,那是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同构成的“生态”。2023年,我编创了国内首部人工智能题材舞剧《深AI你》,至此,完成了我艺术创作的“生态三部曲”。

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绿水青山在我们眼前,更在每个人的心间。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2日 08 版)

网址:人鹮情缘(大地风华) https://c.klqsh.com/news/view/268683

相关内容

《朱鹮》翩跹,开启大规模海外巡演
谁能想到?《朱鹮》朱洁静曾差点告别舞台,放化疗25次仍硬撑
朱洁静:舞蹈就像一双巨大的手托着我
文化之旅:深度探寻,与当地风土人情的不解之缘
戏里情牵戏外缘:那些与导演结缘...@大麦子嘟嘟的动态
我是小小科学家
黎紫书谈《流俗地》中的马华社会风情
中国戏剧梅花奖在上海揭晓,蓝天、朱洁静等15人摘梅
魏国华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诗词特等奖
吴远华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诗词特等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