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正芳:文学“江湖”里的游宇明|走近名家

发布时间:2025-10-09 08:11

西湖:浙江杭州的著名景点,湖光山色,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文化遗产。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旅游景点推荐#

作者:倪正芳

来源:《北京杂文》

 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情况下,作家生存环境和文学空间促使他们不得不对自身的文化姿态、思想立场、生存和写作方式重新选择和调整,少数曾以作家自居的人改换了门庭,另谋了出路,而且日子过得果然舒爽滋润了。但作家游宇明对此似乎视而不见或者是不屑一顾,看样子是誓要与文学长相守、到白头。哪怕早已戴上了国家一级作家的桂冠,他也没有踩刹车的迹象。相反,正高职称倒像是组织上给他这架作家中的“战斗机”加挂了一个副油箱,他对文学的感情更加如胶似漆,对创作的投入越发变本加厉。

游宇明对文学的忠诚和执着,令人动容;他对创作,是不折不扣、如假包换的真爱。

游宇明的“真爱”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游宇明的创作有态度。当然,游宇明的态度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像伟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样早熟,但是淳朴的乡村氛围,善良的家庭教养,却给了游宇明初步的朴素的人文精神。而随着阅历的增加,思考的成熟,游宇明逐步形成了有责任、敢担当、不苟同的性格,还有环球风云尽揽眼底、古今人事汇聚心头的胸怀与气度,成为了“一个有良知、有血性、希望有所担当的知识分子”(《为了承担而前行———游宇明访谈录》)。他曾送给想要成为作家并为此努力的同学三句话,其中第一句就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还表示在民国人物中自己最欣赏的是蔡元培,因为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国天下情怀以及读书人的骨气与担当”。

态度决定高度、深度、硬度、温度,态度还与原则如影随形、与底线休戚与共、与方向同气相求。从这个角度来讲,游宇明甚至还是一个有“欺骗性”的作家:他貌似随和,其实严谨;生活上好像与世无争,内心里颇有我们出生的那个年代所称“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格局与情怀。这位近年来头发已经白了一片的作家,自传题目是《目光尽处是苍生》,诚然诚然,不愧是半生尽为苍生念,白了头,不悲切。游宇明的创作之所以高产,就是源于由此生发的那种敏锐、警觉、责任、激情,时刻准备着,时刻打量着,时刻表达着。

其次,游宇明的创作有营养。文学可以作日常消遣用,也可以像白开水一样让消费者聊解干渴,但更应给读者更高性价比的服务。为了给人“心灵温暖”,游宇明写作了大量散文、随笔。他之所以还“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在杂文创作上”,则是源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他的写作标准首先是“内容”或者说是“思想”,因为“没有独特的思想,一篇作品文采再好,也很难称得上是佳作”(《记录独特的发现———记作家游宇明》)。

有些写作者乘兴而来、浅尝辄止、难以为继;也有的借着机缘巧合一夜成名,趁热打铁搭建一套班子,祭出几块牌子,再无需走心用力,一样能靠当年的名头、从前的老本赚个盆满钵满。游宇明不是这样的人。我们说了,他对文学是付出真爱的,他对真爱是用了真心的。为了佳构力作,游宇明堪称焚膏继晷、夜以继日,所出作品,无不有情、有趣、有用、有理。作家提醒我们回望历史,引导我们分析现实,鼓励我们寻找真相,诱导我们感受美好,激发我们探索前行。这些年我们算是免费服用了他熬制的不少“知识营养八宝粥”,如《给你一片悬崖》《不为繁华易素心》《梅花开了十七朵》等等作品集,其中的很多散文名篇如《给自己一片悬崖》《让心灵站立》《只能陪你一程》等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盯盯另外的人》《背景意识与权力走私》等杂文的价值则在批判或者暴露。《不为繁华易素心:民国文人风骨》是寓远去的历史或崩坏的传统呼唤新时代的风骨与精神的集大成之作。这些作品味道纯正,读起来有滋有味。

还必须承认,游宇明的创作有手段。如今的读者见多识广,越来越不好伺候。一个作家想征服读者,没有些看家本事是不成的。为了迎合这帮阅读“老爷”,君不见广告也变软了,学术专著也变“图说”了,单刀直入式的作家早就捱不下去了。面对此一严峻局面,游宇明却稳如泰山,因为他早已胸有成竹。游宇明本来就是一个很体贴读者的人,他不想把价值、主题、意义、思想之类像服用胶囊或者汤剂一样摁着读者的脑袋捏着读者的鼻子灌进读者的肚子。那是文艺的“法西斯”。以诗歌创作出道的游宇明,他的创作始终以一种充当突破语法规范急先锋的、一直在路上的姿态进行着。他的写作里,不仅沿袭着富贵不能淫的文人传统风骨,不仅洋溢着与时代、青春、情怀、思考、批判耳鬓厮磨的自觉担当,还充满变法、变形、变异、变身的与时俱进、绝不固步自封的技术与形式的革新。他曾说过,优秀的散文“文笔一定要特别优美”;他还主张将思想、主题、题材呈现出与一般处理方式不同的“陌生化”处理,“懂得将作品的思想陌生化,我们的文章就不会跟别人面目相同。”这应该是游宇明文章有趣、好读、容易上瘾的原因。所以他的读者是催着发、“等着瞧”、追着读的。

至此我们或许能理解游宇明的人生观:“小鲜肉”终将年老“色”衰,所谓“爱豆”也会随岁月流逝而不断“祛魅”,露出累累破绽,而文学的价值却是可以永恒的,它的光彩可以穿越时空,一直照亮追寻真的人,鼓舞信仰善的人,温暖热爱美的人。游宇明的选择是一种可持续的选择,是一种智慧而认真的选择,是一种中国文人所尊崇的“立言”式的选择。

游宇明“家教”甚严,作息严谨,他完全不抽烟、基本不喝酒、绝对不打牌,这位像大熊猫一样稀有的“三不”好男人再无需别的秘籍与绝招,只凭借自己简单的几项基本原则,即可摘花为刀、取叶为剑,在中国文坛孜孜不倦地开疆拓土,潇洒豪迈地纵横江湖。我认为,他已经征服了我们;我相信,他还将继续对我们的征服。对此,我们不能不服。

阅读 541

网址:倪正芳:文学“江湖”里的游宇明|走近名家 https://c.klqsh.com/news/view/269474

相关内容

倪正芳:文学“江湖”里的游宇明|走近名家
文脉长江|走进石涛画作,看巢湖三百年的变与不变
起拍价2000万!元代著名画家倪瓒稀世画作正在这里展出
拆书帮|水浒江湖里的另一个中国
从金庸江湖到蔡澜餐桌:香港四大才子用笔墨创造精神乌托邦?
金庸武侠宇宙新体验:华为视频打造沉浸式视听江湖
江湖夜雨十年灯(上下)
读诗词游水韵江苏|无锡:在太湖畔探寻江南韵味与禅意
家民:为什么说倪瓒是最高级的?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