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个春秋,巴金先生没有走远……温暖的灯,始终亮着
在没有路灯的路段,应适当降低远光灯亮度 #生活技巧# #汽车保养技巧# #汽车灯光调节#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2005年10月17日,巴金先生离开了我们,他“把心交给读者”的坦荡胸怀,深情的文字,永远留在读者心中。二十个春秋已过,今年10月,巴金故居、巴金研究会、巴金图书馆将举办纪念巴金逝世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与读者共同追忆和缅怀巴金先生。
武康路上,“温暖的灯,始终亮着”
1955年9月,巴金先生一家迁入并定居于武康路113号,这座房子记录着巴金一家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中国文学的风风雨雨。
目前,巴金故居正在修缮,无法向公众开放。为让读者寄托思念,10月17日零时起,巴金故居大门将用巴老最喜欢的红玫瑰装饰一新,并举办“温暖的灯,始终亮着”打卡仪式。届时,故居大门将嵌入特制点灯按钮,一盏旧式电灯在花丛下静静等待,市民读者游客轻轻按下按钮,就可以点亮这盏灯。当暖黄的灯光亮起,站在灯下,仿佛被巴金精神照耀着、温暖着、治愈着。
随着灯亮,一张暖橙色的卡片缓缓送出,卡片一面画有巴金故居主楼门口的精美简笔画,游客可以留作纪念;另一面则是“巴金先生我想对您说……”留言二维码,供读者扫码写下对巴金先生的祝福与怀念,生成精美海报可在自媒体分享。精彩留言将被选登在巴金故居公众号上,并获得巴金故居送出的特制文创纪念品。
从展览里,追寻巴金的城市记忆
10月17日当天下午,由巴金故居、巴金图书馆、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杨浦区图书馆承办的“纪念巴金先生逝世20周年——巴金的杨浦记忆图片文献展”将在杨浦区图书馆总馆揭幕。
展览以“巴金的杨浦记忆”为切入点,从杨树浦工厂的轰鸣到工人新村的烟火,从高校的琅琅书声到杨浦大桥的晨光,重拾这些散落于杨浦的记忆碎片,深入探寻巴金与杨浦百年工业和百年大学的历史交汇,与读者共同聆听文学与城市发展跨越时空的共鸣。
巴金早期小说《灭亡》《新生》中都描述过杨树浦一带的工厂,“纱厂、烟囱、包身工、时代印刷有限公司、工人新村”等一系列具有典型性的意象,反映出20世纪30年代杨浦现代工业发展面貌和工人运动状况,“巴金与杨浦百年工业”将在展览上篇呈现;中篇“巴金与杨浦百年大学”展示巴金与友人马宗融、方令孺、靳以、萧乾等作家、学者在复旦的故事以及巴金与同济大学、沪江大学等的联系,这是上海高校学人与文学界交往的缩影;巴金先生晚年曾参观杨浦大桥,感受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下篇“杨浦大桥上的遐思”中,将一睹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
1946年10月,巴金与萧珊、女儿小林摄于复旦大学教工宿舍(当时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的友人萧乾的住处)
1994年11月2日,巴金与侄女李国煣、女婿祝鸿生、女儿李小林(后排从左至右)参观杨浦大桥。
由巴金故居策划、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巴金小说系列》将在展览开幕式上首发,以文库本形式推出的该书系包括巴金《灭亡》《第四病室》《春天里的秋天》等10部小说,以原编单行本为基础,以巴金生前最后手订文字为底本,既选择为读者熟知的作品,也重刊久未刊行的作品,反映巴金小说创作的原貌和多样性,装帧精美,方便阅读。由SMG策划制作的人文纪录片《锦书来: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也将在活动中首发亮相,以巴金与萧乾、鲁迅、冰心、李健吾、曹禺、杨苡等人的书信往来为结构线索,讲述他与朋友们的感人故事。
《巴金小说系列》
去年11月25日,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上海文学馆重要组成部分巴金图书馆率先向读者开放,成为一份跨越时空的文学礼物。巴金图书馆开放后,推出品牌活动文坛茶话会,作为巴金先生逝世20周年重要纪念活动,文坛茶话会品牌活动将与巴金学术研讨会青年论坛融合,邀请部分巴金学术研究会青年论坛获奖嘉宾,回望历届巴金学术研讨会,重温青年学者对巴金作品、巴金精神的研究初心,共同探讨今天研读巴金作品的价值和意义。邱华栋、孙晶等作家、学者将带来两期憩园讲坛纪念专题讲座,传递“阅读是对作家最好的纪念”的精神内核。
原标题:《二十个春秋,巴金先生没有走远……温暖的灯,始终亮着》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施晨露
网址:二十个春秋,巴金先生没有走远……温暖的灯,始终亮着 https://c.klqsh.com/news/view/270194
相关内容
这奶奶的嘴巴真是太碎了,自始至终都没给晓琴一句温暖的安慰!今天是巴金诞辰120周年!这10件事,了解他的一生
点亮人生的箴言:20句乐观智慧,温暖你的心灵旅程
女性艺术执灯者张朱宇:照亮她历史,温暖无疆界
早安问候语温暖句子(30篇)
16套秋冬搭配指南!保暖时尚没套路,让你温暖过秋冬
十大励志书籍推荐:照亮青春迷茫的明灯
二十四个独立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中秋家居布置 增添温暖的节日氛围
春风裁诗处,灯火映星辉 |第十七期“天津诗人读诗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