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商人吕文扬为民俗村设计沉浸式体验项目
体验当地民俗活动的文化沉浸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生活乐趣探索# #旅行探险乐趣#
云南丽江束河古镇的民俗村内,身着纳西族服饰的游客正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做东巴纸,不远处的四方听音广场上,一场融合了全息投影的纳西古乐表演正在上演。新加坡商人吕文扬站在巷口,看着游客们沉浸式感受民俗文化的快乐场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备受好评的体验项目,是他耗时一年为民俗村量身打造的“古韵新生”计划,让沉睡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去年,吕文扬在束河古镇旅游时发现,许多民俗村的展示方式仍停留在“静态陈列”阶段,游客只能隔着玻璃看展品,难以真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民俗文化不该被‘束之高阁’,要让游客‘走进’历史,而不是‘看着’历史。”他主动联系民俗村负责人,提出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的想法,希望通过创新形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为了设计出贴合当地特色的体验项目,吕文扬邀请了民俗专家、文旅设计师和数字技术团队深入调研。他们以纳西族文化为核心,规划了“非遗工坊”“古村往事”“节庆狂欢”三大体验板块。在“非遗工坊”,游客可以亲手参与东巴纸制作、纳西刺绣、木雕等非遗技艺,每个工坊都配备专业传承人进行指导;“古村往事”则利用VR技术还原束河古镇明清时期的生活场景,游客戴上设备就能“穿越”到过去,体验茶马古道上的马帮生活;“节庆狂欢”板块则根据纳西族传统节日,打造了火把节、三朵节等沉浸式节庆活动,让游客与当地村民一起载歌载舞。
项目建设中,吕文扬特别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所有体验场景的搭建都采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尽量保留古村的原始风貌;数字技术的运用则以“辅助体验”为原则,避免过度商业化。他还特意培训了一批当地村民担任体验导师,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让民俗文化的传承更具“烟火气”。试运营期间,一位带着孩子的游客感慨道:“以前带孩子看民俗,孩子觉得枯燥,现在能动手做、沉浸式玩,他反而主动问起了纳西族的故事。”
如今,民俗村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已成为丽江文旅新名片,游客接待量较去年增长了70%,许多非遗技艺也因游客的参与重新“火”了起来。吕文扬计划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多民俗村落,并设立“民俗创新基金”,资助年轻人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传统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找到与当代人对话的方式。”夕阳下,吕文扬望着民俗村内亮起的灯笼,心中满是感慨。那些融合了古韵与新意的体验项目,不仅让游客收获了独特的旅行记忆,更让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扎根生长,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网址:新加坡商人吕文扬为民俗村设计沉浸式体验项目 https://c.klqsh.com/news/view/270731
相关内容
吕文扬看亚洲设计师之间的博弈文创市集让居民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文旅产业新未来——“沉浸式”体验产业
沉浸式体验千年民俗文化之旅
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沉浸式旅游带来新体验
快乐文化民俗体验教学设计.docx
民俗文化旅游:探寻多样旅游模式与案例
北京民族文化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解锁“文旅+国潮”N种方式
文化馆设计: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
沉浸式体验场 让中华文化“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