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台 川味儿《芙蓉大饭店》绽放上海

发布时间:2025-10-20 21:12

海鲜炒饭时,加点蒜蓉提味。 #生活技巧# #饮食烹饪技巧# #海鲜烹饪#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实习生 莫口阿梨

10月20日、21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原创话剧《芙蓉大饭店》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上海戏剧学院新实验空间剧场连演两场。该剧以浓郁的蜀地特色与创新的艺术表达成为艺术节期间的一大亮点。演出前夕,该剧导演李丽来接受封面新闻记者独家专访,分享剧目创作的幕后故事。

演出照

演出照

《芙蓉大饭店》改编自德国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名作《四川好人》,将川剧变脸、锣鼓等元素与沉浸式剧场相结合,通过“神仙下凡寻好人”的叙事框架,讲述了面人歌姬沈黛经神仙点化成凡人,并接受神仙考验是否能成为好人的故事。剧中巧妙融合川剧变脸、锣鼓、帮腔及面人等非遗元素与沉浸式剧场形式,让西方寓言扎根蜀地生活场景。

“我们始终以年轻人视角重构经典。”李丽来在专访中谈及创作立意时表示,《芙蓉大饭店》由四川青年演绎当下四川好人故事,并非对原作的简单复刻,而是通过艺术再创作,诠释布莱希特未到四川却创作《四川好人》的深层意涵,实现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演出照

演出照

为让作品更具地域质感,剧组在艺术呈现上深度挖掘四川元素。“音乐总监钟强在音效设计上尤为用心,他将川剧锣鼓经与现代电子音乐碰撞融合,既保留了川味音乐的独特韵味,又契合当代观众的听觉审美。”李丽来介绍,“此外,传统川剧形体改编为流行舞蹈,舞台道具被赋予多重隐喻,如面具时而是‘饭勺’,时而是‘照见人心的镜子’,还变换为‘丘比特之剑’;同时以捏面人呼应‘女娲造人’神话,隐喻人性善恶的形成过程。”

该剧的人物造型设计同样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典范。“冯燕容教授将非遗面塑工艺转化为角色形象的视觉语言,服装设计以古典面人质感为灵感,通过独特廓形、褶皱工艺及色彩搭配塑造鲜明角色;同时创新性采用川剧脸谱元素设计手持长杆形面具,既呼应面人插杆的传统形态,又以可操控的道具增强演员动作的丰富性与舞台表现力。”

演出照

演出照

在创作模式上,《芙蓉大饭店》采用“剧组工作制”推动教学与实战深度融合——30余名师生跨表演、导演、舞美等专业协同创作,将课堂直接转化为“实战工坊”。“此次上海演出,我们特意启用了两三位从未登上过舞台的新同学。”李丽来表示,唯有让青年创作者站上更高平台,才能在创排实践中实现专业能力的快速提升。

该剧自创排以来屡获认可,先后入选2023年度四川艺术基金青年人才孵化项目,并作为唯一高职院校创作作品从全球13个国家及地区的146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李丽来表示,这一成绩既是学院剧目式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也突破了职业院校参与国际高端艺术赛事的壁垒。

演出照

据悉,创作团队将继续携该剧参与更多国际戏剧节,让植根蜀地烟火气的青年艺术创作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图据受访者

网址:师生同台 川味儿《芙蓉大饭店》绽放上海 https://c.klqsh.com/news/view/270876

相关内容

师生同台 川味儿《芙蓉大饭店》绽放上海
10月,川艺话剧《芙蓉大饭店》上海将演
有实力的母婴护理企业选哪家,揭秘芙蓉花成功秘诀
成都蓉城足球俱乐部进四川师大开展活动
动漫资讯|烟台首部动漫MV上线、长沙新芙蓉国潮动漫节来啦
老白建议郭芙蓉与师兄回家却帮了倒忙
青少年科学探索新天地!芙蓉社区精彩科普活动回顾
芙蓉南路社区开展“健康生活,低盐低油” 知识讲座
高明:与儿子女儿住在一层楼里,一到饭点家里成饭店
今夏这种“芙蓉边”才流行!微胖女生穿着更讲究,很容易换上显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