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能是这两年最惊喜的脱口秀演员
观看脱口秀:模仿喜欢的喜剧演员,模仿他们的表演风格。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轻松幽默的生活方式# #幽默生活方式分享#
距离《喜剧之王单口季2》杀青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于祥宇回归到相对低强度的生活。有人在上海的开放麦看见他练新段子,这是他无法适应完全无所事事的结果。
今年于祥宇获得了年度第四名,比第一年参加节目还前进了四名,这对于一个资历尚浅的演员来说是了不起的成绩。关注喜剧竞赛综艺的人都知道,连续两年参加比赛对演员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消耗,录制的体力、备赛的压力以及未知的舆论,都是考验。
于祥宇告诉我们,他是在基本没什么段子库存的情况下参加了《喜剧之王单口季2》。看似地狱级别的比赛进程,反而给了他锻炼写作的机会。
九月底,我们与于祥宇进行了一次赛后对话。聊天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于祥宇身上的“P性”(并未向本人求证MBTI,估计他对MBTI也兴趣不大):凡事不着急就先拖一下;没段子?上节目就有了;人生没那么多酷酷的重大决定,顺其自然,走到哪儿是哪儿。
以下是于祥宇与看理想的对话。
01.
没段子了,上节目吧
看理想:前段时间看到你回中山大学给学生演讲的视频,作为“成功校友”回母校感觉怎么样?
于祥宇:我觉得“成功校友”这个概念很奇怪,或者说我不愿意接受。活动主办方也会这么说。为什么要把人分成成功校友和普通毕业生?如果我不录这个节目,回去就是普通毕业生,是这样吗?我不知道。
回去是因为刚好那天在广州,来了上海就没怎么回去过,也确实想回学校转一转。我其实毕业一年半的时候还在学校附近住,每天写稿还会去图书馆。
那时我的办公室就是学校,基本上一天都在学校度过。我们学校毕业了,饭卡还能用,加收20%的钱,所以我还是会在学校里吃饭堂。
小红书@于祥宇祥子的祥
看理想:《喜剧之王单口季2》播出结束后,你有频繁上开放麦吗?
于祥宇:我最近一两个礼拜重新去了下(*采访于九月底)。上节目是高强度地做一件事,有一个固定的框架,在这个框架里每天吃了睡、睡了写,然后上开放麦什么的,你的生活会形成一个惯性。
其实去年录完节目状态比较混乱,接了些演出,也没有长时间的休息。所以今年我就想能不能给自己休息一下,这一周我什么都不干。录完后我回家待了两天就发现受不了了,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干吗,开始刷手机、打游戏,我已经一两年没打过《王者荣耀》,又把它下了回来。
我觉得还是得写点东西,但零零散散地拖了一个多月没写,九月份才开始认真写,一写感觉不会写了。我今年录制前试着开始写,录到中段的时候发现自己又会写了。重新找回写作能力,就稍微恢复了点信心。
我希望自己有持续写东西的能力,可以做到工作的时候疯狂工作,工作完了就休息。等再开始工作,我又可以重新投入。但今年发现,我可能做不到。我好像就是需要持续在一个状态里。
朋友跟我聊,说我这个症状可以读《巴黎评论》,里面好像有一大票作家都是停下就不会写东西的人,所以度假都要每天写一会儿。
我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很绝望,但这个事儿经历两轮之后,我感觉只要好好练,也可以重新找回写作状态,所以最近去开放麦比较多,但其实状态没有很好,也没有那么好笑。
看理想:去年录完节目就决定要参加今年的比赛了吗?
于祥宇:没有。实话实说,去年录完的状态是不想比了,但我也不会具体规划那么远,而且我会拖。对我来说很多工作就是,这个东西如果不着急决定,我就会拖着。我没有办法同时处理那么多件事。
看理想:今年决定再上节目的原因有什么?
于祥宇:当时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确实没有段子。
看理想:没段子怎么上节目?
于祥宇:我的逻辑是这样的,没有段子,你的选择要么是录节目,要么是去演出。既然没有段子,那你写出来一个就赚一个。如果你有段子,你录一个就“浪费”一个。
我没有段子,不如就去录节目逼自己写,反正我写一个赚一个,写不出来,那就是我个人能力有问题。
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刚说的,我拖了快一年都没有特别系统地写段子,感觉自己又不会了。客观上也觉得自己做脱口秀的能力没有很好,我又没那么上进,得靠外界的一个目标、一个框架来逼自己去做一件事,弄清楚自己的能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再往上提升一点。
看理想:比如哪块能力有问题?
于祥宇:希望搞笑的手段更丰富一点。一个文本有很多种写法,是玩一个文字游戏,写一个全新的观点,还是把梗都埋在表演里。我目前写段子的手段比较单一,以及舞台表演比较业余。不过我每段时间缺的能力都不一样。
看理想:你觉得这个节目像考试吗?
于祥宇:我感觉挺不一样的,有些朋友称上节目为“喜剧高考”,但我下意识觉得这个比喻不准确。你能参加这个比赛,已经是被筛选过的一拨人了,可以说你很幸运吗?总之收获相对高考而言是不一样的,也比高考更直观。
这个节目对我来说就是给自己设一个目标,我好像没系统性地写过专场,最近想试一试了。
看理想:上节目之前,其实你已经有一个专场了。那时你的职业道路是怎么推进下去的?
于祥宇:看过那个专场的朋友知道,你细品,那个专场的拼凑感还是很强的。上节目对我的职业改变肯定是大的,它很高强度,有很多人帮助我,包括我的内容导演,还有张博洋,他对我的影响很大。
02.
脱口秀是一个很脆弱的形式
看理想:今年比赛你拿了第四名,下班特别开心,一般赛后感言你好像都没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于祥宇:去年啥也没说,所以今年就硬说了一点,但还不如不说,不说还酷一点。我肯定是一个有感受的人,但是在那个时刻,没有那么多立马涌上来的感受。你就是感觉,OK,演完了。我现在都有点忘了当时是什么感受了。
看理想:你今年在节目里的获奖感言提到,脱口秀是一个很脆弱的形式,可以再展开讲讲吗?
于祥宇:脱口秀是一个需要场地,需要观众的表演形式,不像电影放在那儿,你想怎么看都行。如果一场演出观众状态不对,你演不好,没有麦克风,你也演不好。有太多因素能影响一场演出的呈现。
我最开始做脱口秀的时候,在俱乐部里会帮忙检票,等检完票再讲开放麦。那种感觉很奇怪,这个人刚给你检完票,就上台了。我记得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时刻,俱乐部后来招了一个实习生负责现场,可以帮忙检票,我们这些当天讲开放麦的人就不用检票了。我感觉一下不一样了,脱口秀好讲了很多。
但这是因为我进步了吗?不是,是因为有一个人帮我做了检票的事,帮我完成了演出。脱口秀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它最终要呈现的好的效果是很容易被影响的,从这个角度我觉得它是一个脆弱的形式。
看理想:年度第四名,比去年还进步了四名,这是你满意的成绩吗?
于祥宇:我没有因为这个成绩高兴,也没有因为这个成绩难过。如果你问我在不在乎成绩,我觉得客观描述上,我应该还是在乎。
因为比如我去演出,评价不好,没演好,或者录节目,票数高低,我会下意识产生感受,会受影响。慢慢地我觉得,这件事会影响我,我就尽量不去管它,把自己的想法调整为完成表演最重要。尽力把事情做好,结果本身我控制不了,如果那么在乎结果,反而会影响我要做的事。
我以前试过,有演出票没卖好,心里就一直惦记着,讲的时候还惦记着,结果动作就会变形,所以希望自己没那么在乎。但这个不在乎,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殊性格,只是我不希望被影响。
看理想:第二季节目里,你说你想尝试少写一点哲学段子,原因是什么?
于祥宇:确实没那么多哲学段子,同类型的段子你让我再写应该也能写出来,但感觉没那么好。这个矿可能已经挖干净了,就没必要耗死在里面。
看理想:这一季节目里的段子基本是新写的吗?
于祥宇:不完全算,但比例比第一年高。第二篇是新写的,第三篇也基本是新写的,第四、五、六篇可能有一分多钟是旧的,再往外拓展。大体上新写的多,我称之为平地抠饼。
(*第二篇关于在人生低谷反复看《斗罗大陆》和《斗破苍穹》;第三篇关于“时代赶海儿”;第四篇关于漂泊经历;第五篇关于社会潜规则,“人是动物的总和”;第六篇关于无法理解表面功夫)
看理想:两季节目加起来,自己最满意的一篇稿子是哪篇?
于祥宇:如果不是从我的个人喜好,而是从客观的好坏来说,去年第一篇是最好的,因为当时准备时间充裕。个人喜好而言,今年我还挺喜欢“斗破苍穹和卡拉马佐夫兄弟”那篇,去年是“订书机”和“撕应届生offer”。
“撕应届生offer”那篇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写法,我观察到一件事,它很大程度上和我没有关系,那观众为什么要听我说这件事?我不是这件事的当事人,还要把它讲好笑,那我要以什么立场去讲?处理这篇稿的过程,让我觉得学会了一种新写法。
但总体来说,我很难选出自己最满意的稿子或梗,因为我总觉得录完节目,这个东西就过去了,大家喜欢、大家开心,我觉得挺好,但对我来说已经结束了。现在回忆辉煌,不会让你下一次上台变得更好笑,但我可以客观地分析哪个写得好。
看理想:多看《斗破苍穹》,可以防止想东想西、伤春悲秋吗?
于祥宇:就我个人肤浅的观察来说,不太能。你提这个问题,说明你有伤春悲秋,想东想西。感官娱乐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盖过去。但是你看人文社科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除非你从来没有过想东想西,你但凡有,这两种都没办法完全解决。你觉得看人文社科能解决一点吗?
看理想:可能也解决不了,但感觉自己在试图面对一些问题。去看《斗破苍穹》就是能让自己开心一点。
于祥宇:我能理解,那我看文学社科有时候有点用。我学哲学没学到什么很高深的思想,没锻炼出很好的思辨能力,我就是单纯发现,很多我脑子里想的破事儿,很多人很早之前就想过,而且人家想得特别好。你会看到你关心的这个问题,别人有新的视角,这样就会感觉好一点。
03.
活着就能写出来
看理想:你从大学开始接触脱口秀,对吗?
于祥宇:是,我当时在休学,在广州等转专业考试,不知道能干吗。当时就想写点东西,但是除了脱口秀别的又不会,入门都挺难的。以前看过一些脱口秀演出,也看过网上的专场,觉得要不去开放麦试试。
看理想:所以开始接触脱口秀是因为休学那段时间产生了一些表达欲。
于祥宇:也不算表达欲,就是感觉想弄点啥。也不一定需要受众,只是别的创作形式都挺难入门的,就选了脱口秀。
看理想:刚开始做脱口秀困难吗?
于祥宇:客观评价,没那么难,因为我开始得很晚,已经有脱口秀节目,有线下演出,有成熟的体系,没有像大家早年间那么辛苦。
看理想:你毕业后直接全职做脱口秀,当时有想过找找别的工作吗?怎么决定全职投入脱口秀的?
于祥宇:我感觉我也没有做决定,我就是拖延。那时候在写论文,客观上哲学系就是不好找工作,刚好脱口秀也同时在做,拖延偷懒着就这么过来了,没有那种很重大决定的瞬间。
我好像很多事都没有什么特别重大决定的瞬间。如果事后看,那时是一个分叉口,但我当时就那么糊里糊涂过来了。
看理想:除了脱口秀,你还有什么别的想干的事吗?
于祥宇:有一期节目里岳云鹏老师问我,你还想干啥?我说我有,但不说了,想当作一个自留地。现在跟你说的话,笼统点讲就是想尝试一下其他创作形式。
每种表达形式都有优势和劣势,以及能承载的内容,没有一个形式是全能的。每种形式适合的内容情感都不太一样,但人又有很多复杂的感受。如果有精力或者有能力,我想尝试下别的创作形式。
看理想:你做脱口秀这么多年,有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吗?比如感觉到自己进步。
于祥宇:我今年有一个感受还不错的时刻来自写第二轮稿子(*讲述他看《斗破苍穹》)的时候。刚写的时候我有一个旧段子,后面写着写着把旧段子删了。录完那期后,我重看这篇稿,突然发现我写的东西是自己这半年遇到的事和想法。
我会有担忧,我的生活就这么多,素材是不是要写光了,以后再也写不出来了?
那篇写完后,我发现我也能把自己这半年来的经历和想法写出来,当时就有种感觉,可能价值上得有点大,就是我只要活着就能写出来。只要我还在生活,就会有新的感受、新的素材,活着就会有新的事情发生。
看理想:假如你以后财富自由,不用再工作了,你还会讲脱口秀吗?
于祥宇:会吧,因为我一开始做也不是为了挣钱,当时还在上学,我可以找家里要钱(笑)。我肯定还是写的时候开心。
04.
写出极好的东西能压过所有事
看理想:为什么从计算机转到哲学?
于祥宇:一方面是确实感兴趣,如果你很多事想不明白,就会下意识想到哲学。在笼统意义上,哲学好像是能解惑的一个学科。另一方面,我之前读的那个专业叫软件工程,这玩意真的挺难的,一两年没学就有点跟不上了,高等数学我都忘了,就想着转专业。其实也没那么酷。
看理想:学哲学有解决你的一些问题吗?
于祥宇:哲学不是一个能给你明确答案的学科,哪怕你的问题完全贴得上,你会发现古往今来的人都没有明确答案,虽然TA们觉得自己的答案是对的,但过两百年又被人驳倒了。
当你看了很多特别抽象宏大的理论后,虽然你还是会自己琢磨,但关注会变少一点,因为你也想不过人家,不如把一些具体的事情做好一点。说得土一点,就是对抽象祛魅了。
看理想:你最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具体的或者抽象的都可以。
于祥宇:最近真的想过人生的意义,在想人会不会有一个时刻,对人生意义这个问题突然有了答案。你之所以会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说明你想不明白,没有答案,活着就会反复想。那人到底能不能获得这个答案?我会突然有一天获得,还是说这辈子都没有答案。如果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大家为什么要一直想,我为什么要在意这件事。
看理想:最后一个问题,没有巅峰但一直在场vs.留下传世名作立刻消失,你会选哪个?
于祥宇:留下传世名作立刻消失。没有巅峰你在场要干啥?如果在这门创作形式内写出了极好的东西,这会压过所有事。而且消失也不是让我死,只是不干脱口秀了对吧?
看理想:对,封笔之类的。我想到在《夜晚的潜水艇》这本小说里有个故事情节是,一个人获得了一只神笔,能写出最厉害的故事,但永远不会有人看到、感受到。如果是你,你会接受这支笔吗?
于祥宇:我接受,为什么不接受?至少我自己在看。
看理想:所以你明年还参加节目吗?
于祥宇:还没想,拖一拖吧,录完就立马开始想也挺难的。
网址:他可能是这两年最惊喜的脱口秀演员 https://c.klqsh.com/news/view/270971
相关内容
女脱口秀演员TOP5名单来了!看看你最喜欢哪一个?杨波上演“出轨门”,笑果和脱口秀演员“再就业”的这一年
两档脱口秀综艺同期回归,喜剧仍是流量密码
脱口秀女演员 “上桌”后
《脱友2》演员步惊云:在脱口秀舞台上,我想讲些有分量的话 — 新京报
脱口秀大会演员排行榜(脱口秀演员一览表)
相声演员说脱口秀,真是降维打击吗?
脱口秀终于回来了!两档脱口秀节目,《喜剧之王单口季》力压《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脱口秀演员“恰饭”:谁买单?有多难?
对话脱口秀演员雪冰:表演时真诚最重要,脱口秀让我更加自信|谈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