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莎士比亚“解锁”汤显祖?官场失意却成就了《牡丹亭》?这场年会里有答案

发布时间:2025-10-26 20:09

一本《莎士比亚戏剧集》被翻成了《莎士比亚的笑话集》——经典剧目变段子了。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轻松幽默的生活方式# #读书笑话#

汤显祖学术文化联盟2025年年会于10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作为联盟2024年成立以来的首次年会,本次盛会以人文经济学背景下汤显祖学术文化联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如何以汤显祖学术研讨和戏剧艺术交流为切入点,探索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苗方金表示,联盟的成立旨在聚合文学艺术研究院所、大专院校、艺术院团、文化企业等各领域力量,促进汤学研究的繁荣与戏曲艺术的传播。他认为,联盟未来发展的核心在于加强合作交流、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戏曲文化普及,并推动中国戏曲在世界舞台的传播。

赣东学院校长刘云海则从故里视角强调了汤显祖“临川四梦”所蕴含的文化哲学与美学体系。他认为汤学联盟的构建,实质上是在打造一个跨学科、跨地域的“汤学生态系统”,并呼吁学界推动“汤学”研究从书斋走向田野、从文本走向实践,激活文化动能,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主旨演讲环节,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剧高等研究院院长叶长海以其深厚的学养,全面回顾了汤显祖研究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脉络,为未来的“汤学”研究奠定了历史坐标。

叶长海教授提到,进入新世纪以来,“汤学”研究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研究地域性增强,汤显祖任职的遂昌、徐闻,以及久居的南京等地的研究相继兴起;二是研究主题更加前沿,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关注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等新问题,并期待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能为“汤学”带来新的研究空间。他重申了建立“汤学”体系的必要性。

本次年会尤其强调汤显祖研究的哲学内涵和国际传播。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培凯通过视频发言,深入剖析了阳明心学对汤显祖创作的深刻影响。他认为汤显祖将老师罗汝芳所传的“赤子良知”理念内化为生命追求,其狂狷精神在官场失意后更加坚定,促使其在被贬徐闻的经历中重新思考,最终创作出寄托至情至性的《牡丹亭》。

北京大学教授黄必康则介绍了其将《临川四梦》译为莎士比亚诗体的跨文化研究成果。 他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平衡原著的主体性与相对性,并创造性地处理中国戏曲特有的“赋”和市井玩笑等表达,以确保汤显祖的古韵,可以让英语世界的读者和观众共情。

年会研讨环节,学者们积极探索汤显祖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和普及路径。

多位学者还关注到戏曲普及的基石性工作。有学者建议,应借助联盟的力量,与国家部委合作,推动昆曲“进校园”常态化、机制化,通过在高校设置常态化演出制度,培养年轻一代的忠实观众群体,为繁荣艺术演出市场、实现文化赋能经济奠定人才基础。

本次汤显祖学术文化联盟年会的举办,不仅在学术上进一步深化了对汤显祖的哲学与戏剧研究,更在实践层面上为中国古典戏曲如何面向新时代、如何在全球人文经济背景下实现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思考与合作平台。

网址:用莎士比亚“解锁”汤显祖?官场失意却成就了《牡丹亭》?这场年会里有答案 https://c.klqsh.com/news/view/271636

相关内容

版画中的《牡丹亭》
今夏,在YOUNG剧场“重逢《牡丹亭》”
《牡丹亭》“至情”主题与人文情怀
青年主创挑大梁 北交联手北昆上演《牡丹亭・惊梦》
廿载传承不辍,“牡丹”绽放燕园——北京大学举办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二十周年庆演活动
万千气象,打卡成都|舞美如画音乐如诗,文华奖参评剧目《牡丹亭》成都“首秀”
莎士比亚的一生
在VR里走进东方梦核,上影节《蛇形挽歌》带你“穿越百年”体验数字《牡丹亭》
在泰晤士河畔,杜丽娘遇见朱丽叶
大学生书单有哪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