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中“问道”
在旅途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旅途中的欢笑。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趣味分享# #旅行见闻趣谈#

采风团在阳明洞开展创作 贵阳市文物保护中心供图
作为阳明心学的诞生地,近年来,贵州深入实施“四大文化工程”,持续推动阳明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转化利用,让五百年前的思想智慧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日前,“阳明三万里”系列文旅活动在贵州举办,来自浙江、江西、贵州的艺术家与研学团队,踏上国家文物局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阳明问道”,以实地探访、艺术创作、交流分享的方式,重走王阳明当年“一进一出”的“黔行”轨迹。
从修文阳明洞的悟道圣地,到贵阳达德学校旧址的文化遗存,再到黄平飞云崖的古建筑群,38处阳明文化遗迹串联起贵阳、遵义、黔南、黔东南4个市州的13个区县,构建起一条集哲学思辨、历史回溯、美学体验与精神疗愈于一体的优质文旅线路。作为核心品牌,“阳明·问道十二境”不仅还原了王阳明在黔悟道、传道的历史脉络,更以沉浸式、互动化的方式,让游客在行走中与心学“对话”。
活动期间,采风团一路行走、一路创作,沉浸式体验让游径更添艺术色彩。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燕感慨,用脚步丈量足迹、用感知拥抱山水、用笔墨描绘体悟,既是对“知行合一”的践行,也让创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来更会将这份感悟融入教育,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回馈社会。
随着对“阳明问道”主题游径的深入推进,贵州以“阳明·问道十二境”为品牌,精心打造“一主三副”线路布局,有效推动阳明文化资源向多元化、高品质旅游产品转化。在镇远古城,游览夜游·阳河的游客可借青龙洞古建筑群灯光秀感受“天人合一”;福泉古城推出沉浸式剧本游《我的先生王阳明》,让游客与“王阳明”跨时空对话;位于贵阳青云路步行街的阳明文创店,以阳明文化为元素设计的阳明陶瓷礼盒、《何陋轩记》书灯、龙门四规书签等产品备受青睐。数据显示,2023年,游径沿线12家景区接待游客1144.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9.24亿元,其中修文阳明文化园、下司古镇阳明书院的研学活动年收益达730万元,阳明文化IP持续升温,文旅融合的成效不断显现。
作为阳明心学发源地,贵阳正重点推进阳明文化“五片区”一体化规划展示,涵盖阳明文化会客厅(甲秀楼、翠微园)、悟道地(阳明洞)、传道地(阳明文化园)、纪念地(阳明祠)及中国心学研究地(孔学堂),助力阳明文化转化与“心学高地”建设。更具创新性的是,贵阳市修文县于2025年8月发布“阳明探险家”文体康旅融合产品,紧扣“阳明·问道十二境”符号与经典游学线路,将“心学”从书斋搬进绿水青山,通过山地康养徒步结合文化研学、旅游趣味、康养体验,让游客在行走中完成“心学+康养”的文化打卡。
当游客踏过古驿道的青石板,艺术家以画笔勾勒历史遗迹的轮廓,研学团队在文物前驻足沉思,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便穿越五百载光阴,在新时代悄然落地、生根发芽。“阳明问道”主题游径不仅是一条文旅线路,更是一条贯通古今的思想长廊、一场唤醒文化自信的精神旅程。人,如今,阳明文化已不仅是贵州鲜明的文化标识,更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哲学智慧的重要窗口。在黔山秀水之间,阳明心学正持续焕发时代生机,照亮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的新征程。
2025年10月28日《中国文化报》
第3版刊发特别报道
《在旅途中“问道”》
↓ ↓ ↓ ↓ ↓ ↓ ↓ ↓ ↓

网址:在旅途中“问道” https://c.klqsh.com/news/view/271918
相关内容
祝福旅途愉快的句子,让你在旅途中温暖相伴我在旅途中是一件趣事作文
旅途中的瞬间
旅行与阅读:在旅途中寻找阅读灵感
“打听式旅游”走红:在个性化旅途中寻找人生意义
亲子旅行攻略:让孩子在旅途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生活再忙碌也要看看沿途的风景,你在旅途中遇到过哪些奇人趣事呢
看武艺一家在旅途中解锁家庭欢乐密码
在旅途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快乐
旅游中的风景体验:珍藏旅途中的每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