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艺节·一线实录 | 这个艺术节“巴适得很”

发布时间:2025-11-04 18:39

生活艺术倡导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节日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艺术生活# #艺术节日#

这个艺术节“巴适得很”

记者 彭澳丽

自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以来,途经成都市人民中路四川大剧院的行人常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关注剧院外的艺术节展演剧(节)目单,或是凑近了仔细看,或是举起手机拍照“打卡”。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多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在川渝两地亮相,涵盖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舞台艺术门类。在多场演出结束后的观众采访中,常能听到观众笑盈盈地说一句表达夸赞的川渝方言——“巴适得很”。

“看完演出,我还准备去看看熊猫,再去一些热门景点玩一玩。”从云南昆明飞到成都观看越剧《我的大观园》的观众龙文慧说,一到成都,满街都是中国艺术节的宣传,感觉整个城市都被艺术包围了,喜庆又热闹。“这趟既能看戏,也能旅行,值了!”

10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启幕当晚,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亮相重庆施光南大剧院,这是该剧两年内第三次在重庆演出。据悉,2024年7月首次来渝时,5000余张票3分钟售罄;此番10月15日、16日两场演出的门票同样快速售罄。

“朋友极力推荐我来看这部舞剧,我立刻买了票。”在重庆生活的郑先生观演后说,“这部舞剧完全达到了我的预期——直击心灵,帧帧如画,幕幕动人。”

演出结束后,几度谢幕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观众在大幕落下时高呼“再来一次”,大幕再起,演员携手再度亮相鞠躬,现场掌声、欢呼声雷动。“看完演出和谢幕,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将舞剧《红楼梦》等精品佳作带到重庆,作为重庆人,我感到很幸福。”观众王思淇激动地说。

10月21日,上海民族乐团跨界民乐《海上生民乐》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上演。演出过程中,唢呐演员走下舞台与观众互动,65岁的重庆市民杨胜东还与演员握了手,激动不已。“好看!巴适得很!”演出结束后走出剧场,杨胜东兴致盎然地回味演出效果,“很高兴能在我的家乡看到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出,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文化交流,促进我们重庆的民乐事业蒸蒸日上。”

“这几天我的感受是——看不过来,演出太丰富了。”一位化名“小白虎”的重庆市民兴奋地说,“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办得好,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平台集中呈现优秀作品。这是一种美的熏陶。也许观众的评价并不专业,但只要我们走进剧场去看、去感受,就能发现艺术之美、舞台之美。”

他们名叫“蓝精灵”

记者 罗群

“蓝精灵”开展志愿服务 共青团重庆市委供图

重庆西站,人流如织。接站组的志愿者一眼认出抵达的嘉宾,快步迎上:“老师,这边请。您看西站这扶梯,像不像‘山城空中长廊’?”志愿者一边介绍,一边利落地接过行李。“您放心,咱山城志愿者,腿稳。”当外地抵渝的嘉宾聊起重庆为什么叫“山城”,志愿者灵机一动,笑着抢答:“因为重庆人‘山’(当地方言,表示厉害、能干)啊!您看咱这接站服务,是不是‘山’得很?”一个玩笑、几句家乡话,让接站口成为嘉宾认识重庆的第一扇窗。

这是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志愿者、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唐渝竣的故事。

因为志愿者都身穿蓝色上衣,因而有了一个可爱的名字——蓝精灵。和唐渝竣同校的谢方铭也是“蓝精灵”。一位远道而来的老艺术家抵达驻地时,脸上带着些许疲惫,被细心的谢方铭敏锐地捕捉到了。在协助安排好入住后,他轻声提醒:“老师,这两天气温变化大,您记得适时添件衣服。”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藏着志愿服务的专业与温暖。次日再见时,老艺术家特意找到谢方铭说:“谢谢你的提醒,很暖心。”

这样的善意回馈,更坚定了“蓝精灵”们用心用情提供服务、默默守护的信心。

据悉,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共青团重庆市委从四川美术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招募了100名志愿者,人数不多,但个个是精兵强将。四川美术学院学生胡瀚文记得,某次接到嘉宾、即将到达驻地时,对讲机里响起会务组老师的声音:“急需几位同学,把文件送到各车讲解员手中。”胡瀚文和队友立即响应:“嘉宾已安全抵达。文件我们马上送达。”对讲机那头的声音非常欣慰:“有你们在,我们就放心了。”这就是“蓝精灵”的靠谱与高效。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闭幕阶段,“蓝精灵”集中提供志愿服务,随时待命,哪里需要去哪里。不管多忙,四川美术学院学生罗大山总是气定神闲、面带微笑。嘉宾和队友常会问他:“你怎么做到一直这么有耐心的?”罗大山说:“不少嘉宾说‘到了重庆就像到家了一样’。对我来说,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能量补充。”罗大山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志愿服务并不是单向付出,嘉宾的满意与点赞都让“志愿蓝”更加闪亮。

据了解,“蓝精灵”是重庆赛会青年志愿者服务品牌,各类落地重庆的赛事活动中常有“蓝精灵”的身影,可谓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此次100名“蓝精灵”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提供的高水平志愿服务,既根植于品牌自身的深厚传统和志愿者的热情奉献,也离不开有关部门周密的安排部署和专业的辅导培训。开幕前,“蓝精灵”们就接受了系统深入的集中培训,多位专业教师围绕志愿服务的礼仪规范、志愿者心理健康建议和压力应对策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总体情况、卫生应急技能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指导。

扎实的知识、丰富的储备成为“蓝精灵”的底气。秉持“用青春书写责任,用微笑添彩赛会”的理念,“蓝精灵”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顺利举办提供了重要支撑。闭幕在即,“蓝精灵”坚守岗位,为此次志愿服务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他们的大学生活、青春记忆奏响一段独特的旋律。

责编:勾晓庆

网址:十四艺节·一线实录 | 这个艺术节“巴适得很” https://c.klqsh.com/news/view/273178

相关内容

十四艺节·一线实录 | 这是一场面向公众的“美的巡礼”
十四艺节·一线实录 | 装台“连轴转”,细节不马虎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上的川渝联动
综艺节目策划方案(十四篇)
第14届中国艺术节将“艺动”巴山蜀水
聚焦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 | 文学离舞台并不远
国内最新上线综艺节目盘点 (三十四)
实用的享受艺术作文四篇
快乐的艺术节周记(精选24篇)
综艺节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