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转化为乐趣
生活乐趣在镜头下,转化为摄影艺术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慢生活艺术# #摄影美学#
让艺术转化为乐趣
博物馆与美术馆中的少儿美育
2018-04-08 08:29:3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专业团队助推项目拓展
据了解,新氧生活的团队大多具有艺术院校的教育背景,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包括在儿童艺术教育方面比较有兴趣的艺术家。此外,新氧生活的导览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讲解,这些具备专业敏感度的团队成员,常常会根据作品发挥灵感,进行创造性的开拓解读,同时也会与孩子们分享他们天马行空的见解。作为博物馆公共教育的一个补充机构,除了少儿群体外,新氧生活也曾为外国群体讲解中国瓷器、文物等。
目前,新氧生活已与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山水美术馆、鸟巢文化中心等机构实现了合作,开展了多样的少儿艺术教育项目。2016年,新氧生活和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合作,开展了针对北京市中小学参观博物馆情况的调研。新氧生活用一年时间调研了100多所学校,既了解到中小学生参观博物馆的现状,又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18年,新氧生活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在故宫博物院西顶书院推出第一期传统礼仪课程。该课程以礼仪、趣味、知识为核心,将教学内容建立在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上,并结合多媒体、互动讨论、情景带入、戏剧表演等多种教学方式,从日常生活的坐立行止出发,将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同日常行为举止合而为一。“目前,我们正在推广的重点项目包括:对残障儿童提供导览服务、为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提供导览服务等。”蒲鸿介绍,类似的公益项目在今年活动中所占比重还会加大。
MS童乐园:与展览结合的少儿艺术教育
国内越来越多美术馆意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少儿艺术教育,成为很多美术馆的常设项目,如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设的“MS童乐园”(MS即“民生”首字母缩写),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为一个与美术馆展览活动紧密联系的少儿艺术教育项目,“MS童乐园”将少儿艺术教育作为常规展览的内容延伸,让学术展更深入地与大众产生互动。
儿童美育体现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
据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相关负责人介绍,“MS童乐园”是美术馆为支持和促进儿童艺术教育打造的系列公教活动。对美术馆来说,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教育,是很多美术馆从业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美术馆有好的展览、活动、空间和品牌,也有广泛的艺术家资源,但我们缺乏专门从事儿童美育的师资和相应的课程。”该负责人介绍,“因此,现阶段我们采取与个人或优质儿童美育机构合作的方式,以美术馆展览为中心,根据具体项目设计相关活动。”“MS童乐园”发展至今,与早期相比,活动设计更加多元化,活动的执行落地更加灵活,与参与者和合作方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如在3月3日结束的“对流:中巴当代艺术展”期间,配合该展览,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了多场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包括与童乐绘合作的“建立你的‘盗梦空间’”,以及与华熙美育合作的儿童创意浮雕工作坊。在“建立你的‘盗梦空间’”中,小朋友们可以通过制作手工艺术装置,感受中国与巴西的艺术碰撞;在儿童创意浮雕工作坊中,孩子们可以在当代艺术中感受到中国和巴西的文化,并通过近距离欣赏、感受中巴当代艺术作品,完成一件创意浮雕作品。
又如“MS童乐园”与艺术家向京合作的“迁移计划”,则是从艺术家的作品出发开展的一场儿童与艺术的互动交流。向京的艺术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于人性的探索和追问,其雕塑作品本身的有趣和生动,对于儿童也具有吸引力。以向京的大型回顾展“唯不安者得安宁”和新作展“S”为契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向京工作室、美智美乐儿童艺术工作室共同合作,发起亲子公教活动“迁移计划”。该活动以向京的动物类作品为主要线索,将作品中的一些创作转换成孩子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激发孩子的艺术创作兴趣。
编辑:梁琼
网址:让艺术转化为乐趣 https://c.klqsh.com/news/view/274301
相关内容
让艺术转化为乐趣——博物馆与美术馆中的少儿美育编织艺术乐趣无穷 千回百转蕴藏巧思
音乐、艺术和文化如何影响生活的乐趣?
“让艺术给生活添乐趣”!
艺术爱好者,如何发掘艺术的乐趣?
非遗手工艺:玩转传统艺术的童趣之旅
“趣”文化馆“玩” 享受艺术生活
艺术为城市添彩:多样艺术空间 丰富文化生活
为什么要收藏艺术品?是收艺术,品文化,藏传承!
南京有乐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