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二十四节气,掌握节气歌,感受季节变换
《四季养生法》- 以二十四节气指导的季节性健康保健指南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中医养生书籍#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根据太阳在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制定的历法,用于指导农事和日常生活。每个节气约间隔15天,反映了季节、气候和物候的变化。以下是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其含义:

春季节气
1. 立春(2月35日):春季开始,万物复苏。
2. 雨水(2月1820日):气温回升,降水增多,冰雪融化。
3. 惊蛰(3月57日):春雷始鸣,蛰伏的昆虫动物苏醒。

4. 春分(3月2022日):昼夜平分,春天过半。
5. 清明(4月46日):天气晴朗,草木萌发,适合扫墓踏青。
6. 谷雨(4月19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物生长。
夏季节气

7. 立夏(5月57日):夏季开始,气温明显升高。
8. 小满(5月2022日):麦类作物籽粒渐饱满,但未完全成熟。
9. 芒种(6月57日):麦类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
10. 夏至(6月2122日):白昼最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11. 小暑(7月68日):天气开始炎热,但未到最热。
12. 大暑(7月2224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秋季节气

13. 立秋(8月79日):秋季开始,但暑热未完全消退。
14. 处暑(8月2224日):“处”意为终止,暑热逐渐消退。
15. 白露(9月79日):天气转凉,清晨露水凝结。
16. 秋分(9月2224日):昼夜平分,秋天过半。
17. 寒露(10月89日):露水更凉,气候由凉转寒。
18. 霜降(10月2324日):天气渐冷,开始出现霜冻。
冬季节气
19. 立冬(11月78日):冬季开始,万物进入休养阶段。
20. 小雪(11月2223日):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21. 大雪(12月68日):降雪增多,天气更冷。
22. 冬至(12月2123日):白昼最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3. 小寒(1月57日):天气寒冷,但未到最冷。
24. 大寒(1月2021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
节气的意义
指导农事: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反映气候变化:如“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传统习俗:如清明扫墓、冬至吃饺子等。

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与农业智慧的完美结合。
举报/反馈
网址:了解二十四节气,掌握节气歌,感受季节变换 https://c.klqsh.com/news/view/276331
相关内容
了解二十四节气:揭示季节变迁的奥秘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常识详解
24节气的感受(节气感受,换季之暇。)
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网
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冷暖变迁与生活方式
二十四节气丨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四季流转:探秘中国节气与气候变化
时间里的中国智慧——二十四节气
“情暖四季 美好生活”二十四节气养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