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正确饮食习惯

发布时间:2025-11-15 09:04

教育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少吃零食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儿童健康#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不能不吃饭。但是,如何吃饭,也是大有学问的。注意养成吃饭的正确习惯,将对健康大有益处。

饮食六宜:早餐宜早,吃饭宜缓,食量宜少,饮食宜淡,食物宜暖,食物宜软。

七大正确饮食习惯:讲究卫生;进食定时定量,少吃零食;饭前喝汤;节制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少吃多餐。

美味食物

讲究卫生

饭前要洗手,千万不要吃腐败变质和霉变食品。

进食定时定量

少吃零食吃饭要有规律,定时定量,才能使胃肠道的蠕动和休息有规律,从而使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增加,保持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良好,致使胃肠疾病的发生减少。

合理分配三餐。

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3:4:3。如果一天吃1斤粮食的话,早晚各吃3两,中午吃4两比较合适。

早吃好,午吃饱,晚餐适量。若是早、中餐吃得草率,而晚餐丰盛,患肥胖的可能性占67%。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食物最佳;午餐同样,因为午餐食用鸡或鱼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满氨基酸,可以在大脑中形成使头脑清醒的化学物质;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最佳。

饭前喝汤

一般我国大多数人用餐的习惯都是先吃饭,然后再喝些菜汤。然而西方人用餐是喜欢先喝点汤,再吃饭(面包等)。

不同的两种用餐习惯,究竟哪一种是科学的?研究指出,先喝点汤再吃饭比较好。因为若是人在感觉饥饿时马上吃饭会对胃产生比较大的刺激,久而久之,容易导致胃病或消化不良。

但如果吃饭前先喝点汤,就会让胃先做好预防准备,可使整个消化器官活动起来,从而使消化腺分泌出足够量的消化液,为进食做好准备。这样一来就会减少对空胃的刺激,对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节制饮食

节制饮食即不暴饮暴食,人们常说“若要身体好,吃饭不过饱”,是因为暴饮暴食不仅可能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而且还会由于膈肌上升,影响心脏的活动功能,从而诱发心脏病,若抢救不及时,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要大吃大喝、暴饮暴食。

相对而言,节制饮食不仅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而且还由于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会受到一种良性刺激,从而调动起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达到内循环均衡稳定,促使免疫能力增强,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趋向于平衡,有利于加强人的抗病能力。

饮食营养均衡

营养均衡

不挑食、偏食。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来自于各种食物,但却没有任何一种食品能包含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如果仅仅单吃一种食物,无论吃的数量多大,营养如何丰富,也不能起到雏持人体的健康的作用。因此,在饮食中,不可长期挑食或偏食。

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因为荤食中含有的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优于荤食。因此,荤食与素食要适当搭配,取长补短,这样才会有利于健康。若要做到饮食均衡,最好应在两餐间食用水果,在饭前喝些汤,另外单独食用一些瓜类蔬菜。

细嚼慢咽

细嚼可使食物磨成小碎块,并与唾液充分混合,易于吞咽。并且,嚼还能反射性地引起唾液、胃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进一步为食物消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对胃也会起到保护作用。

少吃多餐

少吃多餐,由于每次进食少,血液中的糖浓度低,身体分泌的胰岛素就少,胆固醇的水平就降低,体内脂肪也会减少。少吃多餐有助于身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但要注意,不论吃多少餐。总热量不应超过一日三餐的总量。

相关阅读:

89 阅读

199 阅读

102 阅读

85 阅读

92 阅读

127 阅读

207 阅读

195 阅读

224 阅读

173 阅读

136 阅读

281 阅读

最新热点:

小编推荐最适合11月份吃的养生食材

网址:七大正确饮食习惯 https://c.klqsh.com/news/view/281123

相关内容

日常饮食习惯 正确的饮食习惯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
如何正确喂养你的狗狗(注意事项、饮食搭配、食物禁忌、营养需求、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何正确预防男科疾病?从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两方面入手!
女生的正确饮食方法 女生的正确饮食技巧
关于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学生应注意的饮食卫生习惯
补铁补钙的正确食物选择,关键在于饮食搭配和健康习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