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回复一位业主的问题:“度假酒店能否改成医养结合的养老旅居酒店?”
我们曾分享过《酒店转型跨界做康养和养老,能否胜出?》。这篇文章中讲到了康养和养老的本质区别,康养的核心是“提升生活品质”,而养老的核心是“保障基本生存”。
本文着重讨论这位业主提到“养老旅居”。
对于这位业主提到养老旅居,是指康养的方向,这个方向值得探索,但需要认识到:这不仅仅是酒店业务调整,更是从"销售房间"到"经营生活方式"的转变。
理解养老旅居的本质
养老旅居服务的是那些退休后身体健康、追求生活品质的"活力长者"。
他们期待的不是简单的住宿,而是短暂停留,体验更健康、更有意义的旅居生活。
这意味着,酒店需要为一群特定人群从"提供住宿"转向"提供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一、转型前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1、项目的独特优势在哪里?
除了基本的住宿餐饮,酒店准备提供什么独特价值?
是丰富的社群活动?
是专业的健康管理?
还是便捷的医疗通道?
我们需要找到自身最具竞争力的卖点。
同时,不妨看看区域内及周边的同类项目,他们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都可能给我们带来启发。
请务必深入研究本区域内相似项目的关键数据,以确保决策基于客观分析而非主观臆断。
这将有助于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并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2、目标客户在哪里?
我们需要想清楚:主要聚焦于哪些目标客户群体?
仅仅依靠这些特定的目标客户,酒店能否实现业绩目标?
目标客户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我们?
是旅行社、线上OTA平台,还是依靠老年社群的口碑传播?
了解客源市场的真实需求,分析当地是否有足够的客源支撑?
他们的平均消费水平如何?
这些都将影响我们的获客成本和定价策略。
3、项目准备投入多少?
转型需要投入,需要仔细测算改造费用、新增的运营成本,并理性评估投资回报周期。
建议做好详细的投资测算,对比转型前后的成本收益变化。
二、如果决定要转型,建议分三步走
1、小范围试点
可以先拿出部分房间进行适老化改造,推出包含住宿、餐饮、健康监测和特色活动的"旅居套餐"。
关键是打造完整的产品体验,让客人能够轻松选择、无忧入住。
2、建立服务标准
如果市场反响良好,就可以着手建立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包括健康管理流程、活动课程体系、服务团队培训等。
通过标准化来提升服务品质,确保每位客人都能获得一致的优质体验。
3、规模化复制
当单点模式跑通后,可以考虑:
扩大服务规模
开发不同主题产品
建立会员体系
拓展渠道合作
实现从试点到规模的跨越。
酒店不再是在销售房间,而是在为特定人群提供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有两个转变很重要:
首先,要从"住宿"思维转向"设计旅居产品"思维,用心设计每一个旅居产品,而不仅仅是提供住宿。
其次,要成为"资源连接者",积极对接医疗、文化、旅游等优质资源,为客人创造更多价值。
这次转型,实际上是将酒店的硬件优势,转化为服务特定人群的软实力。
思维转变比硬件改造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