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教育孩子理解食物来源,尊重生命和自然。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营养饮食教育#
《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 Walters)撰写,林莺翻译,四川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6月出版。全书通过22章内容系统阐述生命教育理论,主张将传统学科与人性和宇宙认知相结合,指导家长和教师培养孩子应对人生挑战的能力 [4] [7]。该书提出生命教育是直面生死问题的全人教育体系,要求通过情境体验与生活实践实现生命价值的认知升华 [1] [5]。
作为生命教育概念的提出者,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公开该理论的狭义与广义范畴,并在1968年建立阿南达村实践其教育理念 [3]。书中强调教育目标应从知识传授转向生命质量提升,倡导通过无痕德育方式培养成熟人格 [2] [5]。
作者背景
播报
编辑
杰·唐纳·华特士1926年生于罗马尼亚,1955年继承导师尤嘉南达瑜伽学派思想,1968年创立阿南达村实践生命教育理念,1972年创办智慧生活学校并取得显著教学成果。其职业生涯累计出版著作60余册,创作音乐300余首,通过全球巡回演讲推广生命教育理论体系 [7]。
书籍结构
播报
编辑
全书包含22个章节,核心章节包括:
成功是满足心灵的需要
教育不能光是纸上谈兵
理智有赖情感平衡
何谓真正的进步
孩童的真实自我
书中附录收录生命教育基金会信息,并构建了融合科学、历史、数学等学科的新型教育方法论 [6]。
理论体系
播报
编辑
生命教育理论包含三个维度:
认知维度:立足个体生命全周期(出生至死亡),聚焦生命意义与生死尊严的哲学思考 [2]
实践维度:采用情境体验法与生命叙事法,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构建沉浸式学习空间 [2]
方法论维度:主张分阶段培养成熟人格,建立'从生命中学习'的教育路径
该理论提出教育应实现三大目标:引导生命成熟、注重人性化教学、分阶段培养成熟人格 [5]。
实践应用
播报
编辑
在中国本土化实践中,该书理论被应用于:
高校在线课程《生命教育与生命成长》设计,形成涵盖18个教学单元的教学体系 [2]
流动儿童群体无痕德育项目,开发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三级课程体系 [5]
抗疫心理健康指南推荐书目,作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支持工具书 [1]
该书被掌桥科研等学术平台收录,形成200余次学术引用记录,成为生命教育研究领域的基础文献 [6]。
网址:生命教育 https://c.klqsh.com/news/view/283165
相关内容
生命教育教案 我运动我快乐三生教育活出生命的意义
“萌宠”进校园:一场以爱启智的生命教育
急救知识护青春 生命教育进校园
生命教育3年级第5课《种子的力量》 课件(22张ppt)+教案
中英双语大学生励志与思想健康教育读本:生命的足迹
珍爱生命感恩生活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方案(通用25篇)
生活教育
儿童何以成为整全的生命:儿童教育的意蕴及其实现
世界读书日,推荐10本生命教育好书,最后一本适合所有人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