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很多东西,但唯独不可以是人
听评书或戏曲,是许多老年人的精神寄托。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老年人日常乐事#
文:素笺聊人生
原创文章,请勿抄袭

生活中,很多人常说:我的精神寄托就是老公,就是孩子,就是父母。
说这话,我们也能理解。
毕竟,人活着,不能没有寄托。
但是,我们可以把精神寄托于音乐,书籍,工作,山川湖海,花花草草,唯独不可以寄托于人。
如果你非得寄托在一个人身上,那最好是你自己。
因为人的天性是善变的,当我们把精神寄托在这个人身上时,一旦两个人的关系分崩离析,惨痛的体验会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绝望。

我今年43岁,在我20岁还在上学的阶段时。
处了一个男朋友,我们两个谈了有六七年的时间吧。
在这六七年里,良心而论,我们两个相处还是很快乐的。
在离家几千里地求学的日子里,我把他当成了我唯一的精神寄托。
我比他早毕业四年,后来他研究生毕业之后,本来我们说好要照结婚照的。
后来,也算是老天捉弄吧,因为他,我的脚踝摔成了粉碎性骨折。
后来,我躺到床上石膏还没有取下来时,他就同我分了手。
我痛苦的答应了,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也不会再见面。
谈恋爱期间的海誓山盟,纵然彼此是百分百的情真意切,但是,也保不准有一天会各自殊途。
脚踝受伤后的我,又和男朋友分了手,我就在家养伤。
一直在外面上学,工作的我,已经六七年没有像当时如此漫长的待在家里面了。

我原本以为,父母是我唯一的精神寄托,也是我坚强后盾。
可是,父母表现的一系列做法,如今时过二十年了,我仍然原谅不了他们。
父母知道我和男朋友分手之后,对我嘲讽刺激,恶言恶语,直接导致了我匆忙结婚,为以后婚后的不幸福埋下了伏笔。
记得有次早上,我拄着双拐回厨屋吃饭,农村人的厨屋,是单独在院子里盖出来的房子。
当我刚坐下来吃饭时,母亲走到我跟前,低下头对着我的耳朵说道:你怎么不去死啊,看见你,我都恶心的不行。
刹那间,我泪流满面,想起自从我脚踝骨折后的父母的种种做法,我再也忍不住了,冲母亲大吵了起来。
我和母亲吵架的声音惊动了在大门外面跟邻居聊天的父亲。
父亲走过来冲我说到:你滚,你再回这个家,你是孬种。
可是,我离不开双拐的人,身上没有一分钱,我究竟要去向哪里?
在家养伤的大半年,父母吵我,骂我,已经是家常便饭,多次半夜醒来,我都能听见父亲和母亲在夜里骂我。
那时候的我,急切的想要一个家,想要一个落脚的地方。
在我的脚还没有好利索的时候,犹如抓住了一根稻草一样,就嫁人了。
我结婚的时候,只是带了四条被子,就匆匆结婚。
闪婚后,才发现,和三观不合的另一半相处起来是多么的痛苦。
这样的日子,如今已经过了快20年。

人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凉薄的物种,包括父母,包括兄弟姐妹,包括伴侣,包括孩子。
唯利是图是他们的基本属性,如果对人性有过高的期待,那一定会伤害累累,心如死灰。
所以,不要对任何人,有任何形式的期待。
什么事都要靠自己,不要去指望任何人。
如果再重来一遍,我的人生绝对不会这样走,可是,重来不得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足够的利益面前,可以脆弱得不堪一击。
对人性抱有任何幻想,和过高的期待,结果都只能让自己遍体鳞伤。
生命没有永恒,世上也没有永远。

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可以是这世间的花花草草,也可是是山川湖海,但唯独不可以是人。
我们不应该高估感情,也不应该低估人心,一切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价值交换之上的。
我们需要与所有的人和事保持边界感,不过度倾诉也不过度关注,要明白,生命,终将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安全感,只有自己给自己,才最可靠。
纯纯碎碎的为自己活着,把自己好好养一遍,对自己好一点。
图片来自网络!
举报/反馈
网址: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很多东西,但唯独不可以是人 https://c.klqsh.com/news/view/283596
相关内容
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很多东西,唯独不可以是人百年孤独: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可以是工作,唯独不可以是人
精神寄托可以是书籍,可以是音乐,可以是工作……唯独不能是人
后来才明白,精神寄托可以是任何,唯独不可以是人
精神寄托可以是健身,音乐,工作,山川,大海,但唯独不可以是人
女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书、是工作、是诗和远方,唯独不可以是男人
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书籍,工作,山川湖海,唯独不可以是人
《百年孤独》:一个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山川湖海,唯独不可以是人。
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书籍、工作、山川湖海,唯独不可以是人
精神寄托唯独不能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