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的马术赛场上,除了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员,还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小海豚”们,他们用青春和热情,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你知道吗?这些来自中山大学的志愿者们,正是赛场上最动人的风景。
PART.01 从报名到上岗:那份“热爱”在发光
一年前,我李雨楠,怀揣着对马术的热爱,毅然决定报名参加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志愿者选拔。在经历了层层筛选与培训后,我终于成为了220名马术项目志愿者中的一员。那一刻,感受到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来自17个二级培养单位,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大家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志愿者处、观众服务处、竞赛运行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PART.02 记录与创造:在每一帧画面里闪光
在“志愿者之家”的每一天,我的生活都忙碌而充实。我负责设计与书写日程表,让每位志愿者都能清晰了解一天的安排。手拿相机与记录仪,我在场馆穿梭,记录下赛场的空镜与笑颜——那一帧帧画面,是中大志愿者最真实的热情与坚持。我们还亲手设计、制作属于马术赛的纪念徽章。从绘制图案到打印、裁剪、压膜,每一步都饱含心意。记得自己拿着刻刀,顺时针旋转,一点点刻出包围“小海豚”图案的圆形。右臂的肌肉在发力,手指渐渐酸麻,但当第一个徽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时,那份成就感比任何掌声都温暖。
PART.03 光与笑容:属于志愿的温度
印象最深的,是每次结束一天的志愿服务后,我为上岗的伙伴们拍下的合影。镜头里,大家的眼神里有疲惫,也有光;一句“耶——茄子”的欢呼,化解了一天的辛劳。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为你,更精彩”,不仅是口号,更是一种温柔的信念,一种相互支撑的力量。我将继续用相机、用行动,记录与守护这段闪光的青春。
青春“骑”动全运志愿“马”不停蹄
在光明国际马术中心,志愿者赵英储和他的团队清晨5:30就集合,准备为第十五届全运会赛事提供志愿服务。尽管清晨的温度偏低,冷风不时迎面吹来,但每一位志愿者都精神饱满,毫无倦意,眼中闪烁着期待与责任。他们迅速投入工作,从引导观众、维持现场秩序,到协助工作人员处理各类事务,始终以专业的态度和温暖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参与者。
守着训练场简单活儿一桩桩保驾护航
竞赛处志愿者倪嘉浩在清晨的风中坚守着热身训练场外。他的任务是确保训练安全,按时关闭场地,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尤其是与伙伴们一起捡石头,哪怕小石子也可能硌伤马蹄,影响马匹状态。天色渐暗时,工作收尾,倪嘉浩回到志愿者之家,发现自己能自制十五运会的“吧唧”,心中充满了自豪。
夜幕缓缓落下,脚印与蹄印交织成一天的记忆
马场的灯光仍在闪烁,有人在整理物资,有人记录最后一帧画面。忙碌的身影映在金色余晖里显得格外坚定,他们或许不是赛场的主角,却是让赛事顺畅进行的那股温柔力量。每一个瞬间都在书写“中大志愿者”的注脚:认真、热情、踏实、无畏。
结语
在这群可爱的“小海豚”身上,我们看到了青春的热度与责任的担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与微笑,让志愿的光照亮每一个平凡而闪光的日子。青春的脚步不会停歇,愿以志愿担当书写青春答卷,以高质服务助力十五运会的精彩进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