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发布时间:2025-11-22 13:03

情绪管理讲座:压力管理与时间管理结合 #生活技巧# #情绪管理技巧# #情绪管理讲座分享#

欢迎大家管理励志小剧场,下面就让小编带领大家去看看雷军的彪悍人生。

“在我心里,我希望小米永远是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2016年10月25日,在小米Note 2和小米MIX的发布会上,雷军如是说。

“专注、极致、口碑、快"是雷军总结的互联网思维七字诀,小米手机作为这种思维下的产物,曾经颠覆了人们对手机,甚至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引发了创业者对互联网思维的狂热追捧。

多年之后,在雷军眼里,小米要呈现的“酷”,已经不仅仅是刚开始的“为发烧而生”,而是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

而要实现这个提升,效率革命成为雷军近年来不断向外界阐释的小米新哲学。”借助互联网提升各个环节的运作效率,让质高价优成为可能,这就是小米最大的创新。”雷军说,小米要打破大众对于高端制造的迷信,“高端不等于高价”。

雷军表达了一个希望:“当大家用的小米产品越来越多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其实好产品不需要花那么多钱。”

小米谋变,雷军不变

有人形容,手机行业的格局是典型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两年之内,曾经风靡一时的风向会突然改变。

比如,前两年很多手机厂商都在学“小米模式”,以线上销售为主,把线下经销商的成本让利给消费者。两三年之后,人们突然发现深耕线下经销商渠道的OPPO和VIVO,销量蹿升了上来。

对这种风向变化,业内普遍的看法是,前几年,熟悉互联网的一、二线城市用户经历了换机潮,现在则轮到不怎么熟悉互联网的三、四、五、六线城市开始换机潮,OPPO和VIVO靠"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实现突围,线下模式又成了新的行业楷模。

小米模式不灵了吗?人们发现,小米也逐渐换了玩法,开始请明星代言,布局线下实体店"小米之家”。

最早的小米之家是在2011年开始推出的,当时主要在写字楼里,不是在临街店铺,主要提供服务和售后。升级后的小米之家,开始融合展示、体验、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

小米之家的外观简洁大气:在白色货架和浅棕色的桌子上,整齐地陈列着手机和各种配件。除了手机,小米之家还展示和售卖各种小米生态链的产品:净化器、平衡车、净水器、电饭煲等,几乎囊括了全部品类的小米产品。

“电商只占国内手机销售20%到30%的份额,小米又能占到其中一半,即便如此,小米今天的核心问题是触碰不到剩下的70%到80%的消费者。”雷军说,"尤其在三、四线城市,主要依靠广告和门店渠道,为了接触到大众人群,我们开始把开拓线下市场作为一个重点方面去做。”

就线下门店来说,代言人策略无疑是手机厂商最青睐的营销策略。2016年7月,红米手机宣布同时签下吴秀波、刘诗诗、刘昊然三位影视明星作为代言人,这也是红米乃至小米第-次发布代言人,意在继续稳固红米“国民手机"的品牌形象。而后来发布的高端机小米Note 2甚至还请到了梁朝伟代言。

小米之家跟传统的线下实体店并不相同,雷军称之为“新零售模式"。首先,小米之家先从自营开始。雷军坚持的理由是,“只有像我这么坚硬和纯洁的心,才能把这个事情干好”。

看似费力不讨好的方式,背后的哲学和互联网思维一脉相承,着眼点依然在效率优化。雷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不是简单地开实体店,而是用互联网的方式、电商的效率做实体店。

在雷军的计划里,“未来三年,我们的目标是建起1000家小米之家” 。

喝着小米粥闹革命

对于任何一”家在行业中体验过巅峰感受的企业来说,在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时,如何继续发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小米和雷军来说,更是如此。

2016年1月15日,小米年会。雷军一身红衣,身后的电子屏上,定格了几个大字:2016,开心就好。“过去的一年我们实在过得太不容易了。”雷军说,“2015年年初,小米制定了8000万台的手机销售预期。我们所有的工作都不自觉地围绕这个任务来展开,每天都在想怎么完成任务。在这样的压力下, 我们的动作变形了,每个人脸上都一点一点生去了笑容。”

此前小米一路高歌猛进。小米科技2010年4月成立,2011年8月推出第一款手机,当年即出货30万台。2014年出货达到6112万台,销售收入也达到了743亿元。在2014年年底进行的第五轮融资中,小米估值达到450亿美元。

下一步小米应该怎么走?回归初心,这是雷军寻找到的答案。好在,这时小米才6岁,找回创业心态并不难。

那种迎接新世界的新鲜感让雷军难忘。2011年5月,当研发中的小米手机第-次可以通话时,“我一听说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当时我们的手机还拿不起来,只能趴在桌上打,但你俯下身去亲耳倾听,就像听到自己的孩子发他希望将高歌猛进的小米拉回最初的航道:创业心态的本质并不是追求销量,而是要做自己觉得酷的产品,要享受这个过程。

雷军很早就进入互联网行业,第段经历是在金山软件,那是中国最早的软件企业之一。1992年,金山软件创始人求伯君邀请雷军加盟。1998年,雷军全面执掌金山,求伯君本人则逐渐退居幕后。2000年前后,金山启动IP0计划,历经多次尝试,最终于2007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雷军完成了这个阶段性使命,他因此被称为“中关村劳模”。

40岁之前,雷军实现了财务自由。金山完成IP0后两个月,雷军从金山闪电辞职。离开金山之后,雷军并没有急着再次创业。因为他人缘好、朋友多,很多人创业都来找他帮忙,短短三年,他成为中国创投界最重要的天使投资人之一。雷军共投了二十多家创业公司,其中欢聚时代、猎豹移动、迅雷三家公司成功上市。

他曾经自述那几年的状态,就像"退出江湖了,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从来不约第三天的事情,凡事只约今天和明天,因为太累”

但创造一个伟大企业的梦想依然还在。雷军念念不忘的是上大学期间读过的一本书:《硅谷之火》。那本书讲述了 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等人创造草果电脑井改变世界的故事。

“直到40岁进入不感之年,突然有-天我觉得人不能这样过一辈子,还得有点儿追求和梦想,万一实现了呢?”雷军说,他的梦想是改变中国产品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让老百姓用上优质的产品。

40岁这年,他决定放手一试,于是有了小来。“我永远忘不了,2010年的4月6日。我们十来个人,一起喝碗小米粥,开始‘闹革命’。”

雷军说,他在40岁的时候,就把很多道理全部想通了,最重要的还是怎么把握时代的机遇,一切顺势而为,这也是后来广为传播的雷军“风口理论”。

MIUI有着极高的用户量和活跃度,目前总用户量已经超过2亿(累计联网激活用户),其中三分之的用户平均每天 点亮屏幕超过200次,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5.5小时。腾讯灯塔的用户数据画像显示,安卓手机活跃度前十名的手机型号有9款都来自小米。

“为了让用户有极数的体验,从MIUI诞生那天起,我们就坚持每周更新。这在全行业是绝无仅有的。”雷军说,“MIUI是小来的处女作,是原点与初心,是互联网思维的试金石,是小米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播种机。”

打开小米的正确方式

小米手机一面世,就成为被研究的对象,从营销模式、成本定价到极致单品、粉丝经济,用互联网思维做手机的小米,的的确确影响了中国互联网手机行业的走向和格局。

“小米最大的贡献是推动了整个手机行业的进步手机越做越好,而且整体价钱越来越低,迅速提高了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雷军说,“外界并没有真正看懂小米,因为小米太超前了。”

“我们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软件,硬件和互联网’的铁人三项模式,坚持三个领城同时做,强调软硬件和互联网结合的体验。我们在这三方面继续保持巨额的投入,已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雷军说,现在不少人号称学小米,但大多还只是在模仿某一方面,"我们靠硬件搭平台、靠互联网增值服务获取利润的商业模式到目前为止还是独树一帜,我们积累的互联网开发模式的经验和用户参与生态也非同行一朝一夕所能追赶。”

2013年,认识到下一阶段将进入物联网时代时,小米开始布局生态链企业。有人说,小米正在从-家手机厂商变成一家百货公司。从手机、电脑、电视、音响、路由器等电子产品,到净水器、电饭煲、插线板、体重秤、床头灯等生活用品,小米被批评“不专注”。

“不少人还是对小米的产品布局存在误解,小米自研的产品是手机、电视、盒子和路由器,其他都是我们投资的生态链企业做的产品。,”雷军解释,“小米不是一家公司,而是由几十家公司一起构成的舰队。小米投资的每家生态链公司只做一个产品,而且专注在一两个品类的一两个产品上。”

小米目前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布局生态链产品:手机周边智能设备,像移动电源、耳机等:智能白电,像空气净化器、电饭煲等;个人短途交通,如九号平衡车、电助力折叠自行车等:极客酷玩类,如无人机等。在小米的生态链条中,77家公司,只有100多人在管理,但处处都有小米的影子,从产品、供应链到渠道,对接小米的模式和资源,但小来只参股不控股。

布局几年之后,雷军对小米的商业模式有了一”个更清晰、更形象化的定位: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雷军为小米生态链设定的目标是,进入100个行业,激活100个企业,在传统大公司模式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几乎不可能,因为77个生态链企业,在大公司其实就是77个部门,“如果我要搞七八十个部门,就会累死人,我得把他们全部变成老板”。

很多人在讨论小米的时候,总是容易忽略一个基本的背景,小米其实才十岁。对于一家仅仅十岁的创业公司,不论赞美还是诋毁,或许都应该抱以更多的耐心,期许更多的改变。

今天的管理的小剧场就到这里,感谢大家阅读,欢迎留言评论。

值班编辑:新媒体魏晓莹

更多

详情

敬请

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管理 https://c.klqsh.com/news/view/288184

相关内容

管理心理学:压力与管理
压力管理与冲突管理
护理管理中的时间管理技巧.pptx
压力“管理”—多管?还是多理?
管理心理学——现代管理心理与领导激励
浅议企业管理的情感管理
管理心理学
情绪管理与压力管理
企业管理经典管理心法
情绪管理:管理情绪,而不是被情绪管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