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时间,足以让一个天才陨落,也让一个落选秀戴上总冠军戒指。 2019年那场选秀大会,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锡安·威廉姆森,模板是乔丹和詹姆斯;贾·莫兰特被称作下一个罗斯或威少。
如今美媒重新洗牌这一届选秀,结果令人咋舌:原前十顺位中,仅有榜眼莫兰特保住了位置,其余九人全部易主。 状元锡安跌至探花,而第五顺位的加兰逆袭登顶,落选秀多尔特和里德竟杀入前十。 这场天赋与命运的博弈,背后是伤病的无奈、成长的惊喜、以及球队眼光的试炼。
2019年选秀重排的结果,几乎推翻了原始顺位的逻辑。 原状元锡安·威廉姆森因出勤率惨淡滑落至第三,他六个赛季的出场次数不足一半,场均24.7分6.6篮板的爆炸数据被伤病吞噬。
取而代之的状元是达里厄斯·加兰,这位原第五顺位球员,凭借两届全明星身份和场均18.8分6.7助攻的稳定输出,成为骑士复兴的引擎。 他的总助攻数在2019届新秀中排名第一,上场时间比莫兰特多2000分钟,几乎是锡安的两倍。
榜眼莫兰特是前十中唯一稳坐原位的球员。 尽管场外风波和伤病让他过去两个赛季只打了59场比赛,但他仍交出场均26.2分8.1助攻的数据,并曾带灰熊闯入季后赛次轮。 探花锡安的天赋虽未被完全否定,但职业态度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逆袭者中,泰勒·希罗从第13顺位升至第四,他四次赛季场均得分20 ,并拿过最佳第六人;科比·怀特从第七升至第五,本赛季场均26分7.5助攻,成为公牛新核。
惊人的是落选秀的崛起。 吕冈茨·多尔特以强悍防守帮助雷霆夺得总冠军,并入选最佳防守一阵,纳兹·里德拿下最佳第六人,签下5年1.25亿合同。 而原探花巴雷特跌出前十,他的效率值在同期新秀中排名靠后。
锡安·威廉姆森的案例,成了天赋与风险并存的典型。 选秀时,他被誉为“詹姆斯二世”,新秀赛季场均27分,内线命中率60%以上。 但伤病成了他的噩梦,六个赛季出勤率不足50%。 鹈鹕给他的5年1.93亿合同中,甚至加入了体重限制条款。 尽管健康时他仍能贡献场均24 6 4的数据,但球迷们更多看到的是他反复的伤病和走形的身材。
其他高顺位球员同样遭遇滑铁卢。 原第四顺位德安德烈·亨特,从杜克大学的核心沦为角色球员,本赛季场均13.3分,最佳第六人评选中仅列第四。 原第八顺位贾克森·海兹早已淡出轮换,而原第十顺位卡姆·雷迪什辗转多队,数据跌至场均个位数。
这些球员的失败,部分源于球队培养环境的混乱。 亨特在老鹰始终未获核心地位,雷迪什在尼克斯和湖人均未适应体系。
唯一守住位置的莫兰特,也并非高枕无忧。 持枪事件让他遭遇禁赛,灰熊曾考虑交易他。 他的投篮缺陷明显,三分命中率常年徘徊在30%,防守端更是漏洞。 但凭借爆炸性的突破和领袖气质,他仍被视作灰熊未来。
低顺位和落选秀的崛起,是这届重排最动人的篇章。 乔丹·普尔从首轮28号秀蹿升至第四,他在勇士夺冠赛季场均18分,并签下4年1.4亿合同。 尽管后来与追梦格林的矛盾导致状态起伏,但本赛季他场均16.8分3.8助攻,证明自己仍是稀缺的得分手。
吕冈茨·多尔特的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这位落选秀因防守哈登成名,逐渐成长为雷霆外线大闸。 上赛季他帮助球队夺冠,并以41.2%的三分命中率开发出远射。 纳兹·里德同样从落选秀逆袭,他场均13.3分6篮板,空间属性和篮下终结让人眼前一亮。
13顺位出身的泰勒·希罗,延续了此顺位得分后卫的传统。 他生涯四次场均得分20 ,三分命中率38%。 热火培养体系功不可没,但希罗的拼搏精神同样关键。 科比·怀特在公牛初期被拉文压制,直到后者受伤才获核心地位,本赛季场均26分7.5助攻,完成从替补到球星的蜕变。
球队的培养环境,直接决定了球员的成长轨迹。 雷霆选中多尔特并给他足够耐心,让他从防守工兵发展为冠军拼图。 森林狼给落选秀里德机会,并在他拿下最佳第六人后奉上大合同。 热火对希罗的栽培更是典范,从新秀赛季起就赋予他关键球权限。
反观一些球队,却浪费了天赋。 鹈鹕对锡安的使用保守且矛盾,未能有效控制其体重和伤病。 尼克斯给巴雷特无限开火权,但他效率始终低迷,最终被交易。 黄蜂对PJ·华盛顿的成长缺乏规划,直到他转投独行侠才焕发新生,帮助球队打进总决赛。
骑士对加兰的信任则成就了双赢。 加兰新秀赛季饱受质疑,但球队坚持将他作为核心,他随后入选全明星并带队重返季后赛。 勇士对普尔的宽容同样如此,允许他在替补席犯错,最终收获总冠军功臣。
这场重排引发的最大争议,在于加兰是否配得上状元。 支持者认为,他的出勤率和高阶数据碾压锡安和莫兰特。 反对者则指出,加兰从未达到锡安的健康巅峰,场均27分61%命中率,或莫兰特的MVP选票级别表现。 另一个焦点是普尔的排名,他能否超越希罗和怀特,至今仍是球迷论战话题。
重排也暴露了选秀体系的漏洞。 球探报告过分依赖体测数据和大学表现,却无法预测职业态度和伤病风险。 锡安的体重问题早在杜克时期就已显现,但球队仍愿赌一把。 莫兰场外性格隐患,也未影响其榜眼身份。
落选秀的集体崛起,更颠覆了“天赋至上”的逻辑。 多尔特、里德等人没有顶级身体条件,却靠防守和拼劲站稳脚跟。 这让人重新思考:选秀顺位究竟衡量的是潜力,还是偏见?
重排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天赋的脆弱与努力的韧性。 但当锡安的健康、莫兰特的专注、加兰的极限仍充满变数,我们不禁要问:若今天再举行一次2019年选秀,球队真的会避开锡安选择加兰吗? 还是说,即便知道结局,他们仍会赌一把那肉眼可见的天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