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要趁“热”!中医调养助你安然度夏

发布时间:2025-11-25 15:01

中医养生强调顺应自然,如夏季多喝水清热解暑 #生活技巧# #健康养生技巧# #中医养生理念#

根据中医理论,夏季养生需要顺应自然界阳气旺盛、阴气渐生的特点,注重调养身体的阴阳平衡,以下从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夏季中医养生的建议:

01

饮食养生

01

多食酸味、苦味食物

酸味食物:夏季出汗多,酸味食物如山楂、乌梅、柠檬等,可以生津止渴、促进消化、增加食欲,还能收敛固涩,防止过度出汗导致阳气外泄。

苦味食物: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莲子芯等,能清热解暑、除湿利水,有助于调节心火和脾胃功能。

02

饮食清淡,健脾祛湿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粗粮,避免油腻、辛辣、肥甘厚味的食物。

夏季湿气重,可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山药、茯苓等。可适当补充咸味食物。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季宜多食咸味以补心,咸入肾,补养肾水,肾水上行以敛心火,防止心火过旺。

根据《黄帝内经》五行五色养生法,以五色分属五脏,其对应的关系是“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故夏天以养心为主,清净宁神,适量多吃红色食物有助于健康。

02

起居养生

顺应自然规律,晚睡早起

夏季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适当晚睡早起,但晚上入睡时间不应迟于23:00,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中午安排半小时左右的午睡,有助于恢复精力,促进体力和精神的恢复。

注意防暑防寒

夏季炎热,皮肤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吹空调着凉,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避免夜晚露宿。

长夏湿气重,要注意防湿,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

03

运动养生

适量运动,振奋阳气

夏季运动应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免高温时段。运动方式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过多而损伤阳气。

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

增加户外活动

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加阳光照射,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和卫外功能,增强抗寒能力。

收藏!

国医大师邹燕勤

养生茶饮!

解暑化湿健脾饮

原料:绿豆100g,生薏米50g,桂花5g,冰糖适量。

做法:将绿豆和薏仁先用水泡大半天,锅中放入高出绿豆和薏仁2倍以上的水,大火烧开,再改小火煮至绿豆和薏仁变烂,但不宜成糊状,加入冰糖、桂花调味,放凉后入冰箱冷藏即可。

功效:绿豆利水、清热、消暑、化湿;生薏仁健脾、化湿、美容;冰糖和胃润肺,在芒种节气是一道实用的解暑化湿健脾汤。

来源:无锡市新吴区中医医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养生要趁“热”!中医调养助你安然度夏 https://c.klqsh.com/news/view/290415

相关内容

四季如何养生?中医教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夏季中医养生知识
立夏养生,中医建议调养心神、清补为主
四季养生之道:中医教你如何顺应自然保养身体
中医四季养生
中华医学会 科普图文 夏季养生如何先养心?饮食、运动要注意什么?
中医讲究“四时养生”,夏日清补这样吃才不伤身
中医理论与季节养生:四季调理身体
季节养生与中医护理:顺应自然,健康相伴
中医养生保健常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