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文化论坛“交流互鉴:尊重文明多样性”平行论坛在京举办
去北京天坛探索古代祭祀文化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历史文化游#
9月23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交流互鉴:尊重文明多样性”平行论坛在北京举办。
本次论坛由中国外文局指导、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位政要人士、驻华机构代表、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和青年代表参会。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余应福,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原副局长乐玉成,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王春法,意大利中国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主席、米兰大学汉语及中国文化教授梅毕娜,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DG2CI董事长高大伟,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哈桑·拉杰卜,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出席并作主旨发言。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李雅芳主持论坛。
余应福指出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交流互鉴是人类迈向未来的共同愿景和必然选择。中国外文局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愿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与各国携手,以文化为魂、以文明为脉、以科技为翼、以互鉴为桥,搭建更多交流平台,推出更多务实合作成果,让文明多样性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源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乐玉成
乐玉成指出,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刻重塑文化文明的交流传播方式,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理解开辟了新路径。应以数智化赋能文明建设,推动文化与科技共融共生,筑牢数字文明的价值根基。
王春法表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各方携手,通过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文明力量。
梅毕娜
梅毕娜认为,应以客观、平等的视角审视东西方文明。西方文化注重法典和个人权利,而中国儒家“仁”的理念源远流长。东西方文明虽然发展脉络不同,但通过对话交流促进相互理解与合作在当今世界至关重要。
高大伟
高大伟认为,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必须保持技术与人文的平衡,通过尊重文化多样性、传承人文经典来引导技术发展。只有坚守对经典的传承、对他者的尊重以及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才能构建一个和平、公正、可持续的文明未来。
哈桑·拉杰卜
哈桑·拉杰卜表示,人类历史是一部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文明的多样性是推动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源泉。世界各国应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深化文明对话,携手应对共同挑战,推动教育、科技、文化的广泛交流。
尤里·塔夫罗夫斯基
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世界各文明正在加速融合,全球文明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引领这一进程向前发展。中国通过倡导尊重差异、和而不同、交流互鉴的文明观,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李雅芳
李雅芳表示,各位嘉宾的建议富有思想深度和实践价值,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刘忠禹
网址:2025北京文化论坛“交流互鉴:尊重文明多样性”平行论坛在京举办 https://c.klqsh.com/news/view/264750
相关内容
2025北京文化论坛特别策划 让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吴丹娜:数字技术与“Z世代”助推俄中文化交流
文化论坛上,外国文化学者如何看北京?最想去哪里玩儿?
心理学与人工智能发展专题论坛在京举办
中法电影人对话,回顾百年光影探讨创新表达|2025北京文化论坛
文明互鉴,光影交汇——“北京电影之夜——北京电影推介会”在开罗举办
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举办——展呈百年书香 添彩城市文化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卡门·卓别林:祖父查理·卓别林传递给我哪些文化基因?
微短剧进入“下半场”,AI为创作带来新方向丨北京文化论坛
2025北京文化论坛|朱丽叶·比诺什携导演首作《亦吾亦舞》亮相北大